-
土耳其騷亂:后現(xiàn)代與奧斯曼的雙重陰影
關鍵字: 土耳其正義與發(fā)展黨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土耳其軍方世俗派凱末爾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之春6月12日,伊斯坦布爾防暴警察開始使用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槍,全面驅散塔克西姆廣場上的抗議人群??棺h者撤至廣場旁的蓋齊公園(Gezi Park),準備繼續(xù)對峙。與此同時,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繼續(xù)發(fā)布措辭強硬的聲明,稱抗議活動是反政府陰謀的一部分,將驅散和逮捕“滋事者”,呼吁人們撤出廣場和公園。
這場兩周以來席卷土耳其主要城市的市民抗議浪潮肇始于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的城市改建項目,當局將拆除城市中“僅存的”有茂盛綠蔭環(huán)繞的休閑勝地蓋齊公園,改建購物中心。這堪稱2007年土耳其軍方的政變威脅以來,埃爾多安當局面臨的最嚴峻挑戰(zhàn)。
理解這場抗議運動的性質與影響,一方面當然要看是要看誰在抗議,抗議什么,另一方面要把這個節(jié)點放在現(xiàn)代土耳其的歷史中觀察。
抗議者群體的構成五花八門,有藝術家、大學生、環(huán)保群體、球迷組織和左翼工會團體,也有庫爾德人、同性戀者和女性主義團體。其聲討的對象既針對埃爾多安的獨裁作風、當局對媒體自由的侵蝕,也包括政府新近頒布的禁酒令和“禁吻令”。既有強烈要求埃爾多安下臺的激進主張,也有要求停止暴力、改善公民自由權利的溫和訴求。與“阿拉伯之春”和“占領華爾街”類似,抗議呈現(xiàn)高度的去中心化。
正義與發(fā)展黨(AKP)和埃及穆斯林兄弟會雖然同屬溫和保守的伊斯蘭政黨(前者的伊斯蘭主義色彩還要更隱蔽一些),但埃爾多安與埃及總統(tǒng)穆爾西所面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局勢。
埃爾多安的底氣,無疑來自其執(zhí)政十年來的卓越政績和穩(wěn)固的政治地位。經濟方面,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和國內改革使土耳其經濟在2007年至2011年間保持了強勁增長,平均增速達到3.5%,其中2010年和2011年連續(xù)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同時,得益于其廣泛的社會基礎,2002、2007和2011年三次大選中,正義與發(fā)展黨均獲得三分之二的議會絕對多數(shù)。這兩點與經濟凋敝、失業(yè)率高企、不得民心的阿拉伯世俗政權截然不同。
更為重要的是,2011年8月,憑借一系列半真半假的政變指控,埃爾多安對軍方高層進行了全面清洗和換血,重創(chuàng)了軍方這一最大的世俗主義堡壘和宿敵。大批現(xiàn)役或退役軍官被逮捕,土耳其軍方總參謀長和三個軍種總司令史無前例地聯(lián)合辭職,被埃爾多安擬定的人選取代。這與仍不得不看軍方眼色,與之明爭暗斗的埃及總統(tǒng)穆爾西完全不同。土耳其軍方一貫自視為凌駕于政黨之上的國父繼承者,制衡社會自身蘊藏的伊斯蘭化傾向,這種固守傳統(tǒng)的精英集團,往往無法抵擋大眾政治。魏瑪?shù)聡钠蒸斒寇姽賵F無法抵御納粹代表的社會動員,土耳其軍官團也將如此。擁有長期執(zhí)政經驗的埃爾多安及其正義與發(fā)展黨擁有遠勝于穆斯林兄弟會的現(xiàn)代大眾政治的操縱經驗,懂得通過操控民眾和傳媒的力量,炒作“文官治軍”這一西方普遍價值,來沖擊組織嚴密的軍方陣營。這一舉措與2010年通過的限制軍方權力的修憲舉措相呼應,世俗派的柱石和凱末爾主義的代表已被嚴重侵蝕和削弱。
在土耳其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中,堅守凱末爾主義“六矢”的傳統(tǒng)世俗派地位日益尷尬,這是后發(fā)國家現(xiàn)代化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大城市更為西化的城市精英團體和市民階級雖然認同世俗主義,但并不喜歡傳統(tǒng)世俗派的威權與專斷的形象,就像他們不喜歡埃爾多安的威權與專斷一樣;另一方面,資產者和更為傳統(tǒng)和保守的和城鎮(zhèn)居民,則更擁護埃爾多安的穩(wěn)定統(tǒng)治、恩惠政策和曖昧的伊斯蘭主義政策。正義與發(fā)展黨的一個杰出策略,便是在建設高檔購物中心和與全球經濟接軌的同時,復興古蘭經學校和伊斯蘭服飾商店。
正如利哈伊大學教授亨利•巴克萊(Henri Barkley)指出,簡單套用世俗主義對抗伊斯蘭主義的套路來理解當下事態(tài)是錯誤的:“抗議并未體現(xiàn)出系統(tǒng)的政治訴求,而更多是代表一種對埃爾多安個人及其政黨日趨專斷的行事風格的不滿。”這次抗議運動與其說是一次“阿拉伯之春”式的根本危機,不如說是一種后現(xiàn)代的、碎片化的、夾雜著民生和環(huán)保等“小清新”議題的情緒宣泄;與其說它象征世俗主義對伊斯蘭政黨的集中挑戰(zhàn),倒不如說它反而折射出傳統(tǒng)世俗派的衰落。從某種意義上說,土耳其已經淡出了“阿拉伯之春”所代表的20世紀,而屬于倫敦—巴黎騷亂和“占領華爾街”運動所代表的后現(xiàn)代。
展望:“奧斯曼復興主義”的興起?
相比于轟轟烈烈的廣場政治,今年的另外兩件事,似乎更加意味深長。
今年2月,土耳其航空公司(Turkish Airlines)推出了新的制服設計方案,空姐制服從艷麗的紫紅色過膝套裙,改為樣式保守的長裙,配上一頂奧斯曼風格的紅色菲茲帽(fez)——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菲茲帽正是國父凱末爾當年極力廢除的“陋習”之一。
同樣是在2月,土耳其歷史上耗資最巨的電影《征服1453》上映,觀者如潮。影片中的戰(zhàn)爭場面宏大,但西方化的觀眾批評其過于臉譜化,對拜占庭過于歪曲,對“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過于美化。
這兩個事件,與土耳其媒體上時常出現(xiàn)的“新奧斯曼”(neo-Ottoman)相應,都暗示了土耳其社會對奧斯曼帝國的“思鄉(xiāng)”情懷。而埃爾多安本人強硬的做派和有力的手腕,使得很多土耳其人,無論支持者還是反對者,給他冠以“蘇丹埃爾多安”的稱號。
凱末爾的文集中,有三句最讓讀者印象深刻的話。其一,“世界上只有一種文明,那就是歐洲文明”;其二,“真正的求真理之道(tarqas)是科學”;其三,“土耳其就是我的宗教”——上世紀初,凱末爾及其追隨者選擇了一條完全與奧斯曼帝國的歷史決裂,通過完全效仿歐洲和建構單一的土耳其民族來尋求自立自強的道路。這種西方化、世俗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思想,也正是現(xiàn)代土耳其,尤其是1980年“軍政府憲法”的精神內核。
土耳其經濟的強勁增長、歐洲內部的重重危機與矛盾、中東政治的大變局、以及美國實力相對衰落與“戰(zhàn)略東移”,實際上都為土耳其在該地區(qū)的崛起提供了空間,也為一種類似于奧斯曼帝國復興的,由土耳其來承擔整合破碎的地中海西岸地區(qū)的再整合,提供了某種潛在可能。事實上,土耳其的主要海外投資方向正是東南歐國家,埃爾多安在敘利亞內戰(zhàn)和其他地區(qū)事務上也一直保持著進取姿態(tài)。。
某種程度上,與其說埃爾多安及其政黨代表了一種潛在的霍梅尼式的政治伊斯蘭訴求,不如說其更像是曖昧的“奧斯曼帝國復興主義”的化身。
但是,從長遠來看,當前的亂局,一定程度上也暗示出土耳其國內權力結構的失衡。埃爾多安及其政黨長期的壓倒性優(yōu)勢,造成了立國以來一直居于土耳其政治生活中心的“文官—軍方”和“世俗—伊斯蘭”相互制衡的局面已趨于消失,原有的平衡已被打破,而新的平衡沒有建立,必將引發(fā)各種矛盾。現(xiàn)有的亂局已經造成土耳其經濟前景受損。
事實上,敏感者都會看到,埃爾多安與土耳其總統(tǒng)居爾對抗議運動表現(xiàn)出了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居爾主張溫和應對和妥協(xié),這似乎暴露了總理與總統(tǒng)之間的裂痕,這種裂痕很大程度上源于埃爾多安試圖效仿普京,將現(xiàn)行的議會內閣制變?yōu)榭偨y(tǒng)制,以追求長期掌權。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土耳其軍方已經改變了傳統(tǒng)的通過兵役和教育影響社會的單一途徑,轉而通過創(chuàng)建、資助、支持和動員支持世俗主義的城市社團和智庫,鼓勵其組織大規(guī)模集會與示威,使“伊斯蘭問題”成為日常語言和社會關系的一部分。軍方能否藉此復興其社會影響力?這無疑將為未來土耳其政治增添新的變數(shù)。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sa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