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燦榮:堅持和平共處、避免三戰(zhàn)爆發(fā),中國負有特殊責任
最后更新: 2024-07-25 13:42:24觀察者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鄭永年教授日前發(fā)文提出,“不要低估三戰(zhàn)(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可能性”,尤其提到了“美國在中國周邊營造戰(zhàn)爭環(huán)境”的影響。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說,這幾年確實會有種戰(zhàn)爭并不遙遠,甚至可能在靠近我們的感受。這樣的背景下,應如何看待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70周年的現實意義?
金燦榮:首先我非常尊敬鄭永年老師,他的觀察十分深刻且獨到、有高度。我同意他不要低估三戰(zhàn)爆發(fā)可能性的觀點。其中的依據包括,目前俄烏沖突確實存在升級的可能,假如烏克蘭在戰(zhàn)場上頂不住,北約公開下場,那就意味著三戰(zhàn)爆發(fā),俄烏戰(zhàn)爭將不再是一場代理人戰(zhàn)爭。
中東的局勢是,以色列大概率要對黎巴嫩的真主黨武裝發(fā)動進攻,這會進一步增加伊斯蘭世界的憤怒。目前朝鮮半島也不平靜,臺海局勢比較緊張。這些案例都能夠佐證鄭老師的判斷。
俄烏戰(zhàn)爭已持續(xù)超過2年,圖為頓涅茨克地區(qū)托雷茨克一棟被摧毀的居民樓 (視覺中國)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面對不平靜甚至存在風險的局勢,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特別是其中體現出來的、我前面講到的哲學精神,是尤其重要的。
當然,堅持原則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靠實力甚至暴力來支撐。如果沒有維護和平的能力,那么嘴上說堅持原則就是在講空話。為了堅持和平共處、避免三戰(zhàn)爆發(fā),中國負有特殊責任。
對中國來講,除了在國際舞臺上強調這些原則外,一定要搞好國內的發(fā)展建設。這兩年我們國內發(fā)展面臨不小的困難,除了疫情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大家談論比較少,但是我個人十分重視的問題,就是我國的人口下降趨勢。2022年中國人口同比減少85萬,去年減少208萬人,今年可能還是會保持下降的趨勢。
沒有新生兒就意味著未來需求的萎縮,進而影響許多行業(yè)。有人做過研究,一個新生兒約可以帶來2.5個就業(yè),因為他代表著未來需求??鋸堃稽c講,新生兒就是第一生產力。沒有人口,任何遠大事業(yè)就無從談起了。
除了美西方制裁中國帶來的部分麻煩,另一個問題是民營企業(yè)家的缺乏信心。還有一段時間以來,政策方面對需求的重視度不夠。種種問題結合起來使得經濟出現一定困難,也導致許多社會矛盾浮現出來,比如一些極端事件、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等等,讓人感覺社會很浮躁。
當我們自己出了問題,就會給美國可趁之機。美國現在不斷出手“整”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它的判斷,即認為中國經濟形勢不好,可以乘勢欺負。這就需要我們做出改變,盡快把經濟恢復到健康增長的狀態(tài),協調好內部矛盾,促進社會穩(wěn)定與團結。只有這樣才能承擔起更大的、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
如果我們?yōu)樽约旱氖虑槊Φ媒诡^爛額,哪里還有余力在國際上堅持維護和平呢?所以中國作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者,一方面肩負特殊責任,另一方面也要持續(xù)提升自身能力,關鍵是要把國內經濟搞好。
觀察者網:27日觀察者網發(fā)表了評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何歷久彌新?》中提出,這一原則體現了中國式智慧,即中國的“天下觀”思想。您怎么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體現的中國傳統思想或者說影響?
金燦榮:作為中國主動提出的一種新的國際關系行為原則,它跟過去西方的殖民主義思維是對立的,這肯定反映了中國文化特別是哲學上的特點。
西方的一神教哲學強調二元對立,上帝不會跟惡魔談判,就只有消滅對方這一條路,而且他們堅信上帝一定會勝利,所以有“大審判”的概念。對不對?
中國哲學沒有這些東西,中國哲學強調陰陽合一,是二元統一的,我們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陰有陽,相互損益,不可強行脫離。形象地說,就是哪怕鄰居之間有矛盾、嫌棄對方,也要湊合著過,講究和而不同。
美國當然不會這樣想,他們會說非敵即友,你不站在我這邊,你就是我的敵人,我就要消滅你。比如越南戰(zhàn)爭時期,美國軍隊在越南美萊村進行過一場殘酷的屠殺,包括婦女老幼在內,超過500人被殘忍殺害。最后承擔責任的連隊主官在軍事法庭上說了一番讓人目瞪口呆的話,他說他下令殺死平民是為了拯救對方,因為那些平民不信仰上帝,信仰的是“邪教”。為了讓上帝寬恕你,我必須殺了你,而我其實在拯救你。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說,這是匪夷所思的邏輯。
所以我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多反映的是中國傳統思想當中的陰陽觀。這種思想在具體政策上面的表現就是尋求和平共處,用通俗的話說是湊合著過,你沒事老想著消滅人家干什么。就算你一言不合把別人滅亡了,自己也會受到各方面損失,遲早也要衰敗。
觀察者網:網友中經常爭論的一個話題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特定背景。放在今天的國內外環(huán)境下,為了與鄰國妥善處理爭端、維護和平穩(wěn)定,是否有必要更主動地塑造對方國家的政策制定與國內政治,而這又會與“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相矛盾?
金燦榮:我想還是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互不干涉內政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當中的一個核心原則,這個原則不要輕易談放棄。說到底,中國也很難直接影響別國的重要政治決定。
另一方面,追求和平共處與維護國家利益之間并不矛盾。和平共處是一個針對國際社會、世界各國的規(guī)范與呼吁,但是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也一定會捍衛(wèi)本國利益。如果一味地退讓、妥協,就會不斷遭到欺負,和平共處原則本身的意涵也被破壞了。
現在中國正在加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能力,而且肯定比過去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從許多細節(jié)上都能反映出來。6月17日,菲律賓弄了一些海軍特戰(zhàn)隊員去闖我們的仁愛礁,中方直接出動海警就把他們壓制住了,還沒有派特戰(zhàn)隊員。這就是說我們的能力已經足夠,不怒自威,已經能很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跛腳鴨’總統,開啟末章”
2024-07-25 13:03 美國大選 -
月供4500萬美元支持特朗普?馬斯克:沒那么多
2024-07-25 12:50 特朗普 -
星條旗被扯下燒了,巴勒斯坦國旗“取而代之”,他們還跳舞慶?!?/a>
2024-07-25 12:15 美國政治 -
以總理場內“捆綁”美國,場外遭千人抗議:戰(zhàn)犯
2024-07-25 09:45 美國政治 -
我使館:請中國公民暫勿來烏
2024-07-25 08:05 烏克蘭之殤 -
有中國公民違規(guī)在巴黎放飛無人機被法國警方處置,我使館提醒
2024-07-25 08:03 法國見聞 -
聯合國:歡迎《北京宣言》
2024-07-25 07:43 中國外交 -
日本人口創(chuàng)有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2024-07-25 06:47 日本 -
“失業(yè)是印度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莫迪政府低估了”
2024-07-24 23:21 印度驚奇 -
她訪華后表態(tài),還是老調重彈
2024-07-24 22:32 -
“非常規(guī)”首訪后,“烏克蘭會聽到更多元化的聲音”
2024-07-24 22:20 中國外交 -
特朗普回信阿巴斯:你人真好
2024-07-24 21:25 特朗普 -
內塔尼亞胡訪美,迎接他的是這…
2024-07-24 19:47 巴以恩仇錄 -
“面對中俄,英軍只有3年時間了”
2024-07-24 18:55 不列顛 -
“中國不要在意他們說什么,因為他們言行不一”
2024-07-24 17:14 美國大選 -
路透最新民調她領先特朗普2%,另一份則…
2024-07-24 16:50 美國大選 -
為回應日本制裁,俄羅斯禁止13名日企高管入境,涉豐田、樂天等
2024-07-24 16:48 俄羅斯與世界 -
“對中國有這種想法,不現實”
2024-07-24 16:42 大公司 -
太尷尬!首場個人演講,玩脫了
2024-07-24 16:35 美國大選 -
游完塞納河,“沒有后遺癥,更沒有皮疹,100%放心”
2024-07-24 16:29 巴黎奧運會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