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鋒:被問戰(zhàn)爭何時結束,德國外長下意識看了眼美國國務卿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36:43俄烏沖突還在繼續(xù),圍繞各方表態(tài)及戰(zhàn)爭前景的爭論,成為近期的焦點。
而中國在其中的態(tài)度,也被做了多種解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并出訪歐洲四國,其中包括俄羅斯。
王毅主任此行的意義有多重要?歐洲如何看待這場戰(zhàn)爭,如何看待中國勸談促和的努力?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世界經歷了哪些改變?觀察者網對話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姜鋒教授對此進行了解讀。
【對話/觀察者網 郭涵】
觀察者網:俄烏沖突一周年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出訪歐洲四國(意大利、法國、匈牙利、俄羅斯),并參加在德國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王毅主任在見法國、意大利、德國領導人時都提到了“全面重啟中歐交流”。您如何評價這次出訪安排背后的考量?
姜鋒:王毅主任這次出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之旅。此行訪問了歐洲的重要國家,會見了美國和歐盟高官,出席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是國際上討論全球安全問題最重要的論壇之一,有廣泛影響力。在當今世界局勢受烏克蘭危機影響,面臨非常復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和對抗性的時刻,王毅宣示了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主張與方案,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勸談促和,推動中國與各國全面務實合作,展現(xiàn)出中國外交的力量,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活動。
烏克蘭危機在歐洲爆發(fā),但牽動全球。此行選擇歐洲作為出訪目的地,體現(xiàn)了對歐洲在中國對外關系、對歐洲在全球舞臺發(fā)揮作用的高度重視。這是中國全方位發(fā)展對歐關系、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也促進歐洲盡快走出當前安全危機所邁出的重要一步。看上去是歐洲之行,實際上具有發(fā)展全方位外交的意義,對于塑造中歐、中俄和中美關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溝通與交流,推動恢復中歐之間的全面交流與合作,也是歐洲方面的一個廣泛期待,非常符合中歐雙方的利益。疫情三年之后,恢復和增進交流與合作是各國的普遍愿望??梢哉f,此次歐洲之行是在對抗性不斷升級的歐洲和國際局勢中“逆向而行”,引領了和平、發(fā)展與合作的時代潮流。世界迫切需要和平與發(fā)展的聲音。
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并發(fā)言,引發(fā)高度關注 圖自:中國外交部
觀察者網:就這次慕尼黑安全會議的氛圍,美媒形容:“在慕尼黑,人人都在討論武器?!睔W洲各國領導人的觀點,基本可歸納為“現(xiàn)在不能和談”、“準備好長期戰(zhàn)爭”。清華大學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波大校參會后感受到,西方已經不屑于表示任何“中立”,看不出一絲想要立馬停止這場戰(zhàn)爭的想法。這能反映當前歐洲國家的普遍心態(tài)嗎?
姜鋒:周波大校的現(xiàn)場觀察很生動。人人都談武器的世界,不可能是安全的世界。
這次慕安會的核心議題是俄烏沖突,俄羅斯受到全面的話語圍剿。如果說慕安會以往是談論戰(zhàn)爭與安全,今年的會議則是美西方國家聯(lián)盟進行反俄戰(zhàn)爭動員的一部分。他們的主要代表均在談提供武器、武裝烏克蘭,很少談如何實現(xiàn)和平,甚至“和談”一詞都變成了禁忌。
至于美歐是否希望盡早結束這場戰(zhàn)爭,他們當然這樣希望,但必須根據(jù)他們的條件,符合他們利益的方式,甚至要把俄羅斯排除在外。
盡管如此,還是有些法德政治人士理性地看到,沒有俄羅斯的參與,歐洲不可能有持久安全,一個受到屈辱或瓦解的俄羅斯也不可能給歐洲帶來安全。
慕安會上美西方反俄戰(zhàn)爭動員呈現(xiàn)出兩個特點:一方面是反俄同盟全力開展輿論攻勢,為繼續(xù)全方位支持烏克蘭,特別是供應武器,進行全面動員;
另一方面是將烏克蘭沖突“道德化”,劃分善惡敵友,逼著世界各國以是否跟著美西方反對和制裁俄羅斯為線選邊站隊,對堅持獨立自主外交的國家進行全面威嚇。不追隨歐美者就是惡人,是敵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慕安會上再次稱,在俄烏戰(zhàn)爭問題上“沒有中立可言”。非友即敵,逆我者亡。這是美國判斷是非的一貫邏輯。
實際上,全世界有很多國家不愿意跟隨歐美指定的方向走,不愿被西方道德綁架。他們認為歐洲的戰(zhàn)爭是地緣利益爭奪的結果,給他們在糧食和能源等領域造成了嚴峻的現(xiàn)實危機,這與道德無關。包括印度這樣的大國,都沒有選擇跟隨歐美制裁俄羅斯,而是根據(jù)自身利益保持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和交往,保持正常的國家關系。
美歐已經注意到這一點,為此竭力利用慕尼黑安全會議,借助對俄烏沖突道德化迫使“非西方”的各國跟隨其反俄,形成全球“反俄戰(zhàn)線”。
當然,不管俄烏沖突原因如何,維持各國領土主權完整的原則應該得到尊重,國際法原則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對安全的關切都應該得到尊重,這是中國的立場。王毅主任在歐洲宣示中方的立場,受到了廣泛關注,特別是重申相關方不應使用核武器,不攻擊核設施,受到各方的歡迎。各國很期待中方將公布的關于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一攬子主張,希望中國的參與能夠給解決烏克蘭危機帶來新的希望。
觀察者網:本次慕尼黑安全會議同往年一樣,發(fā)布了年度報告。報告承認,全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并沒有跟美歐站在一起,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報告將其歸結為“貧富不均”影響公眾意見和政治決定,即富國大多支持譴責俄羅斯。而非洲、拉美、亞洲的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則認為歐洲居高臨下,只關心自己家門口的戰(zhàn)爭,卻對其它國家遭受的困難,很少施以援手。您如何看待慕安會報告對這個問題的反思?
姜鋒:應該說這份文件代表著歐洲反思是看到了問題,但沒有看到根本原因。問題在于,西方以外的許多國家對俄烏危機保持中立,或者在西方看來偏向俄羅斯。根本原因是,西方、歐美國家習慣了按自己的意志主導世界秩序。
德國前副總理、外交部長西格瑪·加布里埃爾講過,當前的世界秩序,是二戰(zhàn)前后由西方國家主導建立的,非西方國家基本上沒有參與。因此這個世界秩序有非常明顯的西方中心、西方主導的特點,如今已經不合時宜了,非西方國家已經發(fā)展起來。西方習慣于把自己意志強加于非西方國家的霸道做法,不再被忍受,這才是本質原因。
多國政要出席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
本次慕安會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一位阿富汗代表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強烈呼吁,慕安會不要只關注烏克蘭,也要關注阿富汗的問題,因為阿富汗當前的情況很糟,如果繼續(xù)下去,會有大量阿富汗難民跑到歐洲,威脅歐洲的安全。
但他的呼吁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被完全忽略了。顯然,美歐對安全問題的關注有清晰的選擇性,并不是基于他們宣稱的普遍的人類道德原則。
有學者提出,西方指責俄羅斯在烏克蘭犯下了反人類罪。那北約、美國主導對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戰(zhàn)爭,制造了無數(shù)戰(zhàn)爭罪行,又該怎么論處?
西方選擇性地強調根據(jù)自身利益定義的道德標準,選擇性地選引述國際法以推行其主張,嚴重損傷了國際和平秩序,瓦解了他們自己的道義可信度。剛才說過,慕尼黑安全會議,本來應該關注全球安全、全人類的安全,但美歐現(xiàn)在除了關注自身地緣利益外,對其它問題毫不關心。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lián)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lián)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16:18 中國外交 -
“黑手黨式恐嚇”,美議員向國際刑事法院發(fā)威脅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大廈前廣場 出席武契奇總統(tǒng)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認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證,與恐襲無關
2024-05-08 16:04 巴鐵 -
習近平將出席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5:54 中國外交 -
中方將公布與菲軍方的通話錄音?外交部表態(tài)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勢 -
-
美國將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國政治 -
應付高通脹,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鈔:中國制造
2024-05-08 15:01 -
對歐洲而言,“中國光伏電池是福不是禍”
2024-05-08 14:42 能源戰(zhàn)略 -
“我曾15次邀請習主席訪塞”
2024-05-08 14:38 中國外交 -
馬克龍接待習近平的精心安排,為何選在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關系 -
美方當場改口
2024-05-08 13:32 -
習近平在匈牙利媒體發(fā)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國停運3500枚炸彈,向以色列發(fā)出明確反對信號”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錄 -
烏克蘭抱怨:俄羅斯TikTok玩太溜了,我們也要加把勁
2024-05-08 11:39
相關推薦 -
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24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91“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73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1“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30最新聞 Hot
-
普京閱兵式演講:絕不接受歪曲歷史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