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迪恩·拉赫曼:美國已成為一個危險國家
關鍵字: 特朗普美國危機塞巴斯蒂安·戈爾卡政治壓力【文章轉自參考消息,英國《金融時報》8月16日發(fā)布文章,題:美國已成為一個危險國家(作者 該報首席外交亊務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
美國“對世界和平造成威脅”多年來一直是俄羅斯和伊朗宣傳機構的主要說辭。對相信西方聯盟的人來說,承認這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令人痛苦。在唐納德·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看起來非常危險。
國內外多重危機融合
在過去一周里,特朗行在核問題上對朝鮮玩邊緣政策,含糊地威脅要對委內瑞拉采取軍事行動,并對國內的白人至上主義者態(tài)度曖昧。他的領導風格與美國盟友希望的那種穩(wěn)定、可預測而且平和的風格完全相反。
(圖片來自:中國金融網)
眾所周知的是,特明普迅速威脅稱朝鮮可能面臨美國的"烈焰和怒火”,這尤其不負責任。即便這種威脅是在虛張聲勢,它也讓美國信譽遭受考驗。更令人擔心的是,特朗普政府公開談論先發(fā)制人打擊朗鮮的觀點。
特朗普為國際危機推波助瀾日益與困擾其政府的國內問題分不開。美國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持·穆勒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調查越來越牽涉到特朗普的核心圈子。國會陷入僵持,白官走馬燈似的裁員而且勾心 斗角?,F在,美國街頭出現了政治暴力活動,白人至上主義者和新納粹主義者攻擊以至殺死夏洛茨維爾的抗議者,而特朗普從高爾夫球場發(fā)表了含糊其辭的聲明。
危險在于,這些多重危機將會融合,誘使四面楚歌的總統(tǒng)試圖利用國際沖突來擺脫國內困難局面。
利用戰(zhàn)爭威脅逼迫"團結”
就在本周,引發(fā)爭議的白宮助手賽巴斯蒂安·戈爾卡利用朝鮮危機來迫使特朗普的國內批評者做出讓步,他向福克斯新聞表示:“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我們支持肯尼迪。現在的局面類似于古巴導彈危機。我們需要團結起來。”
賽巴斯蒂安·戈爾卡(圖片來自:大西洋月刊)
戈爾卡關于戰(zhàn)爭威脅可能讓美國人團結在特朗普周圍的觀點,應該給所有擁有歷史觀的人敲響警鐘。面臨國內危機的政府往往更愿意在國外冒險。例如,讓歐洲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德國政府當時面臨國內政治對手的嚴竣威脅。但在戰(zhàn)爭爆發(fā)當天,興高采烈的德皇向人群表示:“我不再承認任何政黨或派別;如今我們全都是徳國兄弟。”或者就像戈爾長上周說的那樣:“現在是我們不得不作為一個國家團結起來的時刻了?!?
面臨國內嚴峻政治壓力的領導人也更可能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在水門危機期間,理查徳·尼克松的內閣成員要求軍方在聽從總統(tǒng)命令發(fā)動核打擊前和他們進行核實。遺憾的是,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官員——無論現在還是當時——是否有權利撤銷總統(tǒng)簽發(fā)的核打擊命令。
憤怒選民乃廣泛危機征兆
外部觀察人士只有寄望于特朗普政府中的“成年人”將會以某種方式管住他。但至少在公開場合,對特朗普戰(zhàn)爭威脅的抵制明顯偏弱,無論是在國會還是在政府內部。
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在全國電視節(jié)中為特朗普的好戰(zhàn)立場辯護。與此同時,麥克馬斯特將軍本人還受到總統(tǒng)支持者當中的白人民族主義者的抨擊,后者指責他裁掉了他們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中的一些盟友。上周,隨著朝鮮危機加劇“麥克馬斯特走人”的主題標簽在推特上流行起來,民族主義者們尋求將新的敵人從白宮清洗出去。這與白宮隨著太平洋潛在核對抗逼近而本應有的主流情緒截然相反。
那些希望美國的“暗勢力”將會遏制特朗普、甚至迫使他辭職的人可能有些一廂情愿。迫使他辭職依然極為困難,而且有可能導致美國內政和外交都更加激進。
最后一個令人不安的想法是,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tǒng)越來越像是美圍社會出現更廣泛危機的征兆,即便特朗普下臺,這種危機也不會消失。許多美國普通人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危及美國白人主流地位的人口結構變化,催生了一大批把選票投給特朗普的憤怒選民。這種社會和經濟背景,加上對國際地位下降的擔憂以及尊崇槍炮武力的政治文化,你可以預想,這個國家對國際危機的回應日益可能是“裝彈上膛”。
- 原標題:美國已成為一個危險國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宋煜昊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5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0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7“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