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號三:跟《摔跤吧,爸爸》講價值觀,是飽漢不知餓漢饑
關(guān)鍵字: 摔跤吧爸爸印度電影寶萊塢摔跤吧爸爸影評阿米爾·汗中國電影體育電影寶萊塢電影【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根號三】
給《摔跤吧,爸爸》挑刺很容易。
白左會說這片子唯金牌論,爸爸對女兒說“如果你獲得了銀牌,你總會被遺忘”;
公知會罵這片子宣揚國家主義,爸爸對女兒說“我要讓我們國家的國歌響徹整個賽場”;
女權(quán)會嘲笑這片子直男癌晚期,爸爸對女兒說“你們的爸爸在跟全世界對抗,就是為了你們的未來”;
圣母會說埋怨這片子沒唱“We are the world,We are the children”,爸爸對女兒說“這個世界充滿假象,唯有痛苦從不說謊”。
…… …… ……
如果說有一部電影要集所有陳舊的落伍的糟糕的邋遢的錯誤的反瑪麗蘇的價值觀于一身,那么唯《摔跤吧,爸爸》可擔(dān)此重任。
而這,也正是三叔喜愛這部片子的原因。
作為印度人民的老朋友,三叔要說,坐在智能沖洗和烘干功能馬桶上的人,批評三哥們當(dāng)街拉粑粑,是典型的飽漢不知餓漢饑。
什么是餓漢?什么是餓漢的難處?人有三急,不能總逼著他步態(tài)從容、邊走邊念“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那是要晴天霹靂的。
三叔引經(jīng)據(jù)典一下。2016年,里約奧運結(jié)束時,美國CNBC新聞網(wǎng)是這么說的:印度這個國家1900年以來參加奧運會所獲得的獎牌,與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一個人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是一樣多的。
進而言之,自1984年以來,文明古國在奧運會上獲得的金牌數(shù)為1。這唯一的金牌,還是北京奧運會時樂善好施的東道主為文明古國專設(shè)的卡巴迪項目(中國叫老鷹捉小雞)。
一個人在監(jiān)獄里待了三十多年,出來的那一天,對著燈箱里的寶萊塢首席甜姐卡普卡琳娜多瞄了兩眼,你說他不夠君子,那是不夠人道滴。
價值觀要講,前提是要體諒和尊重人們基本的生存狀況。王蒙老先生大致表達過這么一層意思,節(jié)食塑身是很重要的事,但當(dāng)人們的主要矛盾主要問題還是因饑餓而浮腫時,健身房里的那一套純屬多余。
躺在床上責(zé)怪席夢思的肩頸曲線不夠合理的人,腦子里應(yīng)該過過電影里的鏡頭——女兒練摔跤,沒有專業(yè)的摔跤墊,不得已,街坊鄰居扛來了家里的被褥和床墊。
那情景活色生香吶。那情景就是三哥們基本的生存狀況,他們說:要時刻記得,你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這就是“那種生存狀況”下的人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你要求他們“要享受體育的樂趣和過程,享受陽光海灘,臉上要送出微笑曲線”,你教育她們“女人是獨立的,不應(yīng)該依附于父親依附于丈夫”,三叔回你一個字:屁。
而罔顧人們一些最基本最樸素最直白的情感,蔑視之、嘲諷之和踐踏之,哪怕價值觀再高妙,也是蒼老師的新作,必須打上馬賽克。
這部《摔跤吧,爸爸》討人喜歡的是,它雖然粗陋,卻有著一份拙樸,它絕不會順著手電筒的光束去夠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馬賽克。撇開“完美先生”阿米爾·汗的臉蛋效應(yīng)不談,它幾乎是一部當(dāng)代印度底層世相的完美紀實。連姑娘們練摔跤時,身體砸在地上掀起的灰塵,都帶有泥土的質(zhì)感。
反觀每逢奧運,國內(nèi)媒體圈如生理周期般上演的輿論大片,什么“英國騙子比中國砸頭黨有技術(shù)含量有人性”,什么“人家的金牌都是玩出來的,我們的金牌都是機器人練出來的”,什么“我特別不喜歡痛失金牌的說法”,上述種種,真是金牌級的二。
三叔說三遍,輿論也罷,文藝作品也罷,你可以技術(shù)上糙一些、人設(shè)上劣一些、情節(jié)上套路一些,但接地氣是永不過時的價值觀。
在此,又不得不提常用來寒磣文明古國的“北方發(fā)達國家”。論電影,硬件上沒問題,套路上也很純熟,觀眾的口袋里也不缺幾個看電影的銅板,但大銀幕卻被好萊塢所謂的大片把得死死的。你有什么資格嘲笑寶萊塢除了歌舞就是歌舞升平?
無論怎么說,歌舞是印度的特色和底色,他們沒丟。我們的電影人呈上了什么,是郭敬明的《爵跡》,還是張嘉佳的《擺渡人》?
還好意思說喝頓酒就成導(dǎo)演?拜托,阿米爾·汗為拍《摔跤吧,爸爸》,先增重再減重近30公斤。兩相比較,輕飄飄的你不覺得自己弱智嗎?
三叔不客氣地說,如果把電影比作體育,《摔跤吧,爸爸》起碼取得了孫揚在泳池里的成就。那么話反過來,在奧運會拿金牌拿得手抽筋的中國,在電影領(lǐng)域又有何突破,哪怕是老鷹捉小雞的卡巴迪?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zé)任。關(guān)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zé)任編輯:陳軒甫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shù)”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shù)”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xué)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nóng)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fēng),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guān)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