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鴻達:世界大國與不斷重塑的中東
最后更新: 2022-07-22 10:56:45【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范鴻達】
7月13日美國拜登總統(tǒng)抵達以色列開啟了上任以來的首次中東之行,18、19日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抵達德黑蘭,其間還有阿聯酋準備向伊朗派出大使的消息。世界和地區(qū)主要大國接連密切互動,中東外交顯然經歷了繁忙和令人關注的一周。
拜登總統(tǒng)的中東行既有對美國長期中東外交的延續(xù),比如捍衛(wèi)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反對伊朗擁有核武器、企圖拉攏一些中東國家反對另外一些國家,也有在烏克蘭危機導致的世界特別是歐洲能源緊張情勢下對中東石油、天然氣的迫切需求,畢竟作為北約的帶頭大哥,華盛頓不能完全對歐洲伙伴不管不顧。
拜登的此次中東行還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的,那就是彰顯美國在中東依然存在,警告其所認為的“競爭對手”不要企圖擴張在中東的勢力進而影響到美國利益。
客觀而言,拜登總統(tǒng)的中東之行并沒有取得亮眼成果,這也符合美國人的預期——在這次訪問之前,美國的輿論調查顯示看好這次訪問的僅有四分之一。事實上,當下美國內部對以色列和沙特的看法、恢復履行伊朗核協(xié)議等都存在廣泛分歧,這顯然嚴重制約了拜登總統(tǒng)此次中東之行的成效。曾經倍受美國內政紛爭之苦的中東國家,現在很難對相當弱勢且缺乏鮮明政策的拜登政府寄予厚望,更何況,拜登總統(tǒng)在以色列面對的還是一個看守政府。美國關于“卡舒吉事件”的炒作也肯定會讓沙特領導人非常不滿。
簡而言之,雖然拜登總統(tǒng)的此次中東行是一次遲遲而來的訪問,但是顯然華盛頓并沒有為之做好充分準備。華盛頓仍然沒有給予中東地區(qū)的當下首要關切——國家發(fā)展——給予足夠的重視。
推特上有網友評論稱,拜登訪問沙特的五大目標完全落空
中東目前的普遍需求已經不再是斗爭,而是國家發(fā)展。努力推進國家發(fā)展正在成為中東諸國的頭等且日益提升的考慮。這一點在隨后的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總統(tǒng)德黑蘭的三國或雙邊峰會上體現得較為明顯。
7月19日的俄土伊三國峰會是為敘利亞問題而開,但是此次俄、土總統(tǒng)到訪德黑蘭,作為東道國的伊朗強調最多的是經濟合作議題,而且伊朗與俄羅斯宣布了兩國達成高達400億美元的能源合作協(xié)議。這是迄今伊朗簽署的金額最大的外資投資協(xié)議,該協(xié)議的簽署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俄羅斯和伊朗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所謂份額之爭遠沒有一些國際輿論所渲染的那么嚴重。此外,伊朗與土耳其也商定要簽署一份長期全面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俄羅斯、伊朗、土耳其領導人參加峰會(圖片來源:塔斯社)
對于俄土伊來講,反恐和敘利亞合作等政治議題當然需要直接面對,但是三國當下最迫切的需要是合作抗擊外部壓力,努力發(fā)展仍然還在繼續(xù)惡化的經濟。正處于外部嚴厲制裁之下的俄羅斯和伊朗,其狀況自然不樂觀。看看土耳其貨幣里拉的貶值趨勢,以及國內物價的不斷攀升,土耳其面臨的國家發(fā)展壓力并不比俄伊小多少,更何況最遲明年就將迎來又一次總統(tǒng)大選。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不管是在拜登總統(tǒng)的中東之行中,還是在普京總統(tǒng)的伊朗之行中,中東國家面對世界大國時表現得越來越自信。特別是曾經被世界“新能源”之風嚴重沖擊的中東傳統(tǒng)能源大國,正在迅速恢復和提升自己的國際話語權,并把這一優(yōu)勢日漸增多地運用到國家發(fā)展中。
所以,在觀察中東時,舊有的斗爭思維仍然需要,但是新的眼光已經是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了。不斷覺醒的中東諸國特別是大國,正在有意識地擺脫或降低世界大國對本地區(qū)、本國家的影響力?;究梢詳嘌裕獠渴澜鐚χ袞|的影響力正在縮減。中東國家特別是大國,需要的是與外部的互益合作,而不是被主宰;自身能源和地緣戰(zhàn)略優(yōu)勢,以及世界大國之間存在的競爭,使得中東大國的這一需要更有獲得滿足的可能。
因此,拜登總統(tǒng)的警告——俄羅斯、中國不要填補美國從中東部分退縮所產生的“真空”——本身就已經充分說明美國對當下中東的認知存在嚴重問題。華盛頓應該明白,美國減少在中東的投入是主動和被動雙重驅動的結果,其留下的所謂“真空”正在被中東國家和人民理所當然地收回。盡管這并非朝夕之間就可完成,但它已經是一個發(fā)展方向。用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的話說,中東人民是中東的主人,中東不是誰家的“后院”,更不存在所謂“真空”。
對于世界大國而言,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中東了。行走其間很容易就可以發(fā)現,中東并非完全是國際新聞里所呈現出來的那個混亂、落后和需要拯救的樣子。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中東一些國家也有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并應該得到尊重。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中東國家需要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與理解。近期內的土耳其、伊朗、以及沙特等海合會國家的外交表現,證明中東國家已經在這樣做了。
簡而言之,中東正在被重塑,而且重塑的主導力量是本地區(qū)內的國家。中國對中東的政策制定和開展,也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中國特別不能落入美國等國家的輿論圈套。
近年來國際輿論場頻頻出現“世界大國在中東競爭加劇”、“中國要挑戰(zhàn)美國在中東的地位”等議題,對此中國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確,近些年來中東不少國家提出“向東看”并加大了與中國的交往力度,但這絕不是要舍棄美國轉而依靠中國,而是這些中東國家外交多元化的需要。中國不能對中東一些國家的“向東看”加以過多的想象。迄今,就世界大國對中東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而言,美國仍然是領先者。
在中東正被本地區(qū)國家努力重塑的當下,成功的中東外交一定是積極回應中東國家發(fā)展渴求的外交。假如今后在中東真的存在“大國競爭”,那么世界大國對中東國家發(fā)展的幫助程度,將會成為它們爭取本地區(qū)國家的關鍵砝碼。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中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為證明水質,印度一邦首席部長直飲圣河水,然后進醫(yī)院了…
2022-07-22 10:33 印度驚奇 -
土耳其斡旋下,俄烏將簽最終協(xié)議
2022-07-22 10:31 烏克蘭之殤 -
英軍情六處負責人:中國現在是首要任務,比反恐還重要
2022-07-22 10:20 不列顛 -
侏羅紀海洋無脊椎動物被命名為澤連斯基,扎哈羅娃點贊
2022-07-22 10:12 -
韓外長稱下月訪華:尋求兩國外長定期溝通方案,啟動多個高層對話
2022-07-22 10:01 三八線之南 -
被問為何還不承認烏東兩個“共和國”,盧卡申科:沒必要
2022-07-22 09:58 烏克蘭之殤 -
佩洛西為“竄訪臺灣”降溫:沒人說過會支持臺獨
2022-07-22 09:15 中美關系 -
烏克蘭糧食出口運輸協(xié)議簽署儀式將于22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
2022-07-22 08:26 烏克蘭之殤 -
-
美國新增感染171324例、死亡654例
2022-07-22 07:03 美國一夢 -
德國累計確診超3000萬例,十分之一成年人已感染
2022-07-22 06:57 抗疫進行時 -
為了反恐,尼日利亞考慮全國禁用摩托車及禁止采礦
2022-07-22 06:50 -
日本前外交官:日本要避免“外交內政化”
2022-07-21 23:32 日本 -
-
“澳礦業(yè)主動用人民幣交易,美元或已成過去式”
2022-07-21 22:18 人民幣國際化 -
“好好的香港不留下來,偏要去外國捱生捱死!”
2022-07-21 22:17 -
他列舉西方“11宗罪”:被美國忽悠的歐洲傻瓜們,正承受痛苦…
2022-07-21 21:50 俄羅斯之聲 -
莫爾穆獲選,印度迎來第二位女總統(tǒng)
2022-07-21 21:18 印度驚奇 -
俄副總理表態(tài):不做虧本生意
2022-07-21 21:06 俄羅斯之聲 -
歐洲央行加息50個基點:8年負利率成歷史
2022-07-21 20:43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