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向榮:除非有個國家比美國還強大,不然韓國肯定站美國
最后更新: 2022-03-12 22:52:47【導讀】 2022年3月10日早晨,韓國第20屆總統(tǒng)大選結果出爐。
來自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的候選人尹錫悅以0.7個百分點的微弱優(yōu)勢當選新一屆韓國總統(tǒng)。
就本屆大選所反映出的韓國政治、社會問題,觀察者網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
觀察者網:今年的韓國總統(tǒng)選舉異常激烈,但雙方候選人都不受選民歡迎。選舉期間不斷浮現的丑聞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這是否影響了民眾對政策的理解與判斷?
董向榮:這應該是比較明顯的。當大家的目光都聚焦于丑聞時,就會忽略候選人在政策方面的主張,特別是在一些細分的領域內的主張。
而候選人自己的選舉活動主要集中在相互攻擊上,政策的博弈或者說對自己政策主張的宣講,很少占據媒體版面,因此看上去沒有特別明顯的政策交鋒,這并沒有給選民更多仔細比較其政策優(yōu)劣的機會。
觀察者網:在網上流傳著一些截圖,有的韓國網民在選舉結束后才發(fā)現尹錫悅主張醫(yī)療私有化。這令人聯(lián)想起當年英國脫歐時,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具體的政策及其后果,憑好惡亂選……
董向榮:從好惡的角度來說,這屆非典型的選舉確實有個特殊之處。以前大家主要根據好感度來選,這次好像主要根據非好感度來選——我實在討厭對方那個候選人,所以就選擇一個不那么討厭的候選人,即所謂的“兩害相權取其輕”。選舉成了態(tài)度的表達、立場的表達,而不是對施政綱領的認同與否。在這樣的情況下,選舉就更不可能圍繞政策展開了。
韓國大選后,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圖片來源:網絡
觀察者網:對于韓國來說,這是一次相對特殊的選舉,但放到世界范圍看,與英國脫歐公投和近兩屆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倒也很相近。這是不是可以說存在一波“西式民主”的“劣化潮”?又能否從國際的大氣候,以及韓國國內的小氣候來分析這種劣化?
董向榮:確實,如果我們觀察近年一些國家的選舉,就會覺得為什么通過西式民主層層選拔的機制安排,最后推到前臺讓大家選的竟然是這么兩個人?!
經過多次選舉的“西式民主”國家,它的政治有一個發(fā)展趨勢:民眾對政治領導人的崇拜、敬仰、信任越來越少,普遍呈現“去政治化”的狀態(tài)。做總統(tǒng)也好,做國會的議員也好,被越來越多的人看成只是一個工作而已,不再賦予它特別多的政治含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進步。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和西式政治機制的安排,會讓比較有煽動性的政客獲得更大的機會。有的候選人,雖然有很大的缺陷,但黨派還是會看重他對選民的吸引力,把他推到前臺來,先拿下選舉再說。韓國自然也存在這樣的趨勢。
另外,韓國的政治群體也在發(fā)生一些變化,原來我們說的“386”群體(觀察者網注:“386世代”一詞在1990年代出現時,指在1960年代出生,1980年代成長的30多歲人士),已經到了60多歲,在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的核心。
登上舞臺中央的是更為年輕的群體,他們在政治上的發(fā)言權變得更大,而他們選人的標準跟過去我們所理解的不大一樣,例如現在很多西方國家的政黨、政府中出現了80后的領導人。
根據非好感度來選人,對韓國來說,本屆是最突出的一次。至于它是逐漸固化成這樣的形態(tài),還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還是存在不確定性。
觀察者網:經過長期的西式選舉制度的熏陶,有些選民可能也會對整套機制有新的看法。比如,選民吐槽醫(yī)療私有化只是候選人說說而已,不會真的實行,因此不影響他選擇尹錫悅。
我們以前分析西方選舉制度時,經常批評候選人開空頭支票,騙取民眾的選票,但實際上,許多選民是不是也早已領悟到了這一點,只是沒有路徑去改變,而形成了賭某項政策不會實行的消極對策?
董向榮: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選舉,選前的承諾在實現上,都是要打很大折扣的。不僅是韓國,還又其他采用西式選舉的國家都是這樣。一屆政府,即便在它上臺以后,有百分百的意愿將競選承諾付諸實施,但實施過程與結果會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遠遠低于選民的期待。
其實也有點像我們每個人,年初制定計劃到年底的時候,回顧一看,要腰包鼓鼓、肚皮扁扁的目標,根本就沒有實現,甚至結果是完全相反的。
執(zhí)政前的承諾,和執(zhí)政時遇到的問題,在很多方面可能不太一樣。這里面既有主觀“騙取”選票的因素,也有客觀上對問題認識不足、實際阻力超出預期等因素。
所以選民在選擇的時候,往往只是看一個大方向或者態(tài)度。比如說,他是保守派的候選人,有親美等等態(tài)度和自己比較吻合,你就認為他的政策會比較符合自己的利益。
再比如,韓國保守派候選人對企業(yè)比較友好,他可能更側重經濟增長,這個觀點跟你的態(tài)度比較吻合,所以你就選擇他。至于具體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實現,都要打很大的問號。
首爾30坪型公寓的平均價格曲線
觀察者網:就這次選舉的具體議題而言,有一個影響選票流向的重要因素是房價的飆升。像韓國這種相對發(fā)達的經濟體,樓市一般較少出現特別劇烈的波動,您認為這次房價飆升的原因是什么?
董向榮:在我看來,房價問題確實是影響本次選舉的最重要議題。韓國近年來的房價上漲,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個確實是房地產政策的問題,過去這幾年文在寅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是很不成功的,通過提高交易稅、保有稅等方式來打壓房價并沒有實現原有的目標,反而是越打壓、越上漲。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際大環(huán)境和國內小環(huán)境的變化。新冠疫情爆發(fā)后,很多人都希望改善一下住房條件,小房子想換大的,群居的想要自己獨住,租房子的想要自己買房子,住房需求就暴漲了。
又因為韓國面對疫情采取了比較寬松的經濟貨幣政策,部分資金自然會流入樓市。包括美國等很多國家,疫情以后房地產的上漲也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老百姓不會做這種國際比較,也不會理解政府采用這樣的一些政策是要克服什么困難。
其實兩位主要候選人都提出了新的房地產政策,希望擴大供給以平抑房價,甚至李在明的政策更實用,但是選民對現政府是不滿的,因此拒絕投票給執(zhí)政黨的候選人。盡管李在明提出“政治交替”,與現政府保持距離,但是選民還是不買賬。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里嘉 
-
-
馬克龍吐槽約翰遜:總想裝老大
2022-03-12 22:32 烏克蘭之殤 -
中印第十五輪軍長級會談:同意保持西段地區(qū)一線的安全與穩(wěn)定
2022-03-12 21:21 龍象之間 -
俄航天局負責人:制裁或致國際空間站墜毀
2022-03-12 20:48 航空航天 -
“拜登為烏克蘭分心,讓中國在中東有機可趁”
2022-03-12 20:39 中美關系 -
俄外交部:反制裁名單準備好了
2022-03-12 20:34 俄羅斯之聲 -
俄媒再爆猛料!早在2005年…
2022-03-12 20:13 烏克蘭之殤 -
烏方稱俄首次向烏西部發(fā)起進攻
2022-03-12 19:37 烏克蘭之殤 -
在德國:烏克蘭女性難民被皮條客盯上
2022-03-12 19:11 烏克蘭之殤 -
“慘敗啊,拜登擔心激怒普京”
2022-03-12 17:25 烏克蘭之殤 -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13日晚舉行,習近平將出席
2022-03-12 17:11 北京冬殘奧會 -
澤連斯基與拜登通話:加強對俄制裁
2022-03-12 16:45 烏克蘭之殤 -
俄媒主編被烏克蘭下逮捕令,有內味兒了
2022-03-12 16:20 烏克蘭之殤 -
美警給烏克蘭捐裝備,美媒:紐約警隊經費高于烏國防經費
2022-03-12 15:48 烏克蘭之殤 -
美政客借俄烏危機攪和臺灣問題,我駐美使館警告
2022-03-12 15:20 烏克蘭之殤 -
聲稱瞄準俄羅斯“經濟大動脈”,美國真掐得動嗎?
2022-03-12 13:50 俄羅斯之聲 -
土耳其:為保持信任渠道通暢,不會制裁俄羅斯
2022-03-12 12:02 烏克蘭之殤 -
俄媒遭封禁之際,白宮召集30名“頭部網紅”開會
2022-03-12 11:54 烏克蘭之殤 -
“把俄羅斯踢出北約!”“那得先把中國踢出歐盟!”
2022-03-12 11:47 烏克蘭之殤 -
中方敦促烏生物安全相關方作全面澄清
2022-03-12 10:37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38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29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