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逸司:小米、騰訊、阿里,都是印度數碼業(yè)的榜樣
關鍵字: 小米印度小米手機印度印度小米4小米印度官網小米印度發(fā)布會就在一年多以前,大多數印度人都說不出任何一間中國公司的名字。而如今,來自中國的移動互聯(lián)網公司小米已經成為每個印度人掛在嘴邊的流行詞。在印度快速增長的電商和網絡市場,中國互聯(lián)網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和小米已經成為重要的投資者和參與者,它們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印兩國間的合作與接觸進入了令人激動的新階段。
小米公司目前是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自從一年前進入印度市場以來,銷售量已超過100萬部。今年四月,小米在印度新德里為最新的小米手機4召開發(fā)布會,吸引了數千名狂熱的“米粉”。這些印度年輕人都渴望成為小米故事的一部分。
這些中國公司為何如此特別?答案很簡單:它們的競爭力強,營銷手段獨到,而且技術過硬。小米已在印度市場上成為韓國品牌三星和印度本土品牌福邦(Micromax)的有力競爭對手,迅速成為“時髦人士”的選擇。小米社交媒體上飚紅,并已開始通過印度零售渠道以限時搶購的方式銷售手機。目前,小米手機占據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不到4%,未來必將努力爭取分到更多蛋糕。
目前,印度總理莫迪正在力推印度制造戰(zhàn)略(Make in India),借此計劃的東風,小米規(guī)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在印度建立生產基地和服務中心。不僅如此,4月27日印度老牌商業(yè)巨頭塔塔集團名譽董事長拉坦·塔塔宣布以個人投資的形式入資小米。此事更加反映出小米公司大舉進軍印度的決心。
小米手機在印度的廣告
中國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電商領域的阿里巴巴以及互聯(lián)網服務和娛樂領域的騰訊,都注意到了小米在印度取得的成功。它們已經是硅谷新創(chuàng)公司的重要投資來源,如今,處于青春期的印度電商市場格外具有吸引力。
去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以250億美元創(chuàng)下史上最大規(guī)模IPO的記錄。今年年初,阿里巴巴宣布將向印度手機增值服務提供商One97的Paytm業(yè)務(印度的手機錢包,類似于支付寶)投資5.75億美元。目前,阿里巴巴正在與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福邦進行談判,可能收購后者25%的股權,價值約12.5億美元。
騰訊也一直注重在印度的戰(zhàn)略布局,以其旗艦產品微信打入印度日益增長的移動市場。盡管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仍然是多數印度移動互聯(lián)網用戶使用的應用程序,但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微信取得了2350%的增長,目前已占據印度移動通訊市場的27%。
從當初的“山寨”到今天的創(chuàng)新,中國企業(yè)和中國技術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服務是關鍵所在。中國第一代互聯(lián)網公司——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在消費技術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chuàng)新之路。
以阿里巴巴2004年推出的支付寶為例,當初多數中國人還沒有信用卡,正是在支付寶的支持下這些用戶才得以享受網上購物。如今,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騰訊的財付通處理的交易額高達2000億美元,占據了中國國內六成的移動支付市場。
阿里巴巴率先將生物識別技術整合到移動支付系統(tǒng)中,首創(chuàng)出名為“微笑支付”的面部識別軟件。這些服務都將應用于創(chuàng)建全球首批電子銀行,即全部交易虛擬化的真正意義上的純網絡銀行。今年有五所純網絡銀行有望上線,其中兩所分屬騰訊和阿里巴巴旗下。
阿里巴巴目前價值為2530億美元,騰訊1350億美元,百度800億美元。他們已成為中國經濟的生力軍,這股民間資本有力推動著中國的消費經濟。
領先的不只有“BAT”,中國深圳的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民用無人機制造商;隨著小米公司擴展到物聯(lián)網領域,它的智能手機、手環(huán)、手表等消費品對蘋果、三星公司構成了有力的直接競爭。
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的下一步棋子將落在公共事業(yè)和治理等非商業(yè)領域。中國的四大互聯(lián)網公司——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小米——都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迅速朝公共部門擴張。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目的是將移動互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lián)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形態(tài)整合起來。中國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為醫(yī)療保健、污染、公共治理、稅收和教育等社會議題尋求解決方案。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已經開始嘗試通過移動應用提供醫(yī)療保健和公共事業(yè)服務。
中國互聯(lián)網和電商公司的發(fā)展方向與印度的數碼戰(zhàn)略(Digital India)高度契合,后者旨在“打造數字基礎設施,提供數字服務和進行數字掃盲”??紤]到中印兩國互聯(lián)網和移動電話普及程度近似(見表一),而移動技術正在成為跨越數字鴻溝的橋梁,印度完全可以參照中國模式,實現(xiàn)類似的增長軌跡。
希望莫迪總理能把中國商業(yè)領袖的理念從上海帶回新德里,提升印度數碼戰(zhàn)略的高度。莫迪可以鼓勵中國企業(yè)多與印度科技公司展開合作,還可以學習中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用科技解決印度國內的公共問題。
誠然,中國企業(yè)走到今天還算不上真正取得了成功,但它們的技術和經驗,以及在類似問題上的嘗試,都對渴求發(fā)展與進步的印度有著借鑒意義。
(楊晗軼譯自印度gatewayhouse網站,作者授權觀察者網中文獨家首發(f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