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消息:古老貴族仍是歐洲真正的主人
關鍵字: 歐洲歐洲貴族英國貴族遺產稅世襲貴族若是出售古董,也有迂回之策。2001年,英國北約克郡霍華德城堡的主人以940萬英鎊的高價,出售了18世紀著名肖像畫家喬舒亞·雷諾茲的一幅作品,為了避稅,賣家給出的理由如下:此畫并非藝術品,而是城堡建筑內飾的一部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上訴法院竟然采信了這一說法?;蛟S,出身顯赫的法官們選擇站在同等階層的賣家一方,至于預算赤字,還是由普通納稅人去填充吧。
霍華德城堡 圖/攜程
盡管20世紀風雨飄搖,革命浪潮此起彼伏,但這些歐洲貴胄們不僅保全了家財,而且還利用它們撈到了可觀的政治紅利。1999年,時任英國首相的布萊爾試圖對上議院進行改革,減少那些世襲、法律貴族、家權、終身貴族的數量,然而,無論他怎樣削減人數,英國的貴族仍然繼續(xù)行使著最高立法權。非但如此,他們在政府里同樣朝中有人,特雷莎·梅的班子就包含一名公爵、一名子爵、三名男爵。
這些富得流油的世家子弟還將目光投向了歐盟,由于他們動輒擁有數萬公頃的土地,因而多以農場主自居,可以申請到布魯塞爾用于農業(yè)的可觀補貼。補貼的金額是與土地的面積直接掛鉤的,所以這些所謂的貴族農場主,像是英國的馬爾伯勒威公爵、威斯敏斯特公爵、羅斯柴爾德勛爵,每年都能拿到70萬-100萬英鎊不等的補貼。他們因而對脫歐頗有微詞。
羅斯柴爾德家族徽章 圖/維基百科
第18世阿爾瓦女公爵于2014年去世,據說她所掌握的土地跨越西班牙南北。當然,歐盟也向她提供了補貼。2006年,為她服務的農民舉行示威,要求將數百萬的補貼直接發(fā)放給真正的耕作者。抗議人群遭到暴力驅散,非但如此,女公爵還斥示威者為“瘋子”和“土匪”。最終,法院判她出言不當,應支付6000歐元的罰款,但拿到高額補貼的依舊是她本人。
當然,上述小聰明跟把王國變成離岸避免天堂的商業(yè)運作相比,實在不值一提。摩納哥王子將自己的國家辦成了令全球富人趨之若鶩的離岸中心。在巨額利潤的刺激下,盧森堡大公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
雖然富可敵國,但歐洲貴族卻相當低調,例外的大概就是溫莎公爵以及年邁任性的阿爾瓦女公爵了。貴族們的錦衣夜行是有原因的。
首先,這能避免引起社會對其巨額遺產、灰色致富以及避稅的高度關注。在貧富分化加劇、中產階層收入下降的歐洲,明哲保身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這些貴族資產的原始積累正如馬克思所說,并非田園詩式的過程,而“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他們的發(fā)家不僅通過殖民戰(zhàn)爭、海盜和奴隸貿易。在20世紀,他們還曾與法西斯政權合作,攫取不義之財。
意大利的鮑格才和托洛尼亞家族都曾支持過墨索里尼的統(tǒng)治,阿爾瓦公爵在佛朗哥執(zhí)政時曾擔任西班牙駐英大使,而蒂森-博爾奈米紹男爵更是靠與德國的合作大發(fā)橫財,她女兒還將德軍邀至自己的城堡,辦晚會供后者尋歡作樂。有一次,醉醺醺的客人甚至槍殺了近200名猶太人。從猶太人處掠奪的名畫成為蒂森-博爾奈米紹家族的私人珍藏。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歐洲的貴族世家繁盛依舊。他們的財產是全球化經濟中的灰色地帶。他們的遺產繼承和私底下的權力掌控體現了歐洲民主的陰暗面。唯一能夠妨礙他們安享巨額家產的,大概只有社會輿論和大眾曝光了。難怪他們會選擇深居簡出。
(文章轉自參考消息,編譯/童師群,原文為《歐洲真正的主人》刊登于俄羅斯《觀點報》)
- 原標題:古老貴族仍是歐洲真正的主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75“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2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