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道格:習馬會不僅是兩岸關系的一大步
關鍵字: 習馬會習近平馬英九兩岸關系習近平會見馬英九新加坡臺灣大選蔡英文【2015年11月7日的習馬會是自1949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第一次會面。此次會面將開啟兩岸領導人直接交流溝通的先河,有利于兩岸增進互信,鞏固共同的政治基礎,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其重要歷史意義不言而喻。就在習馬會前夕,觀察者網(wǎng)收到了卡內(nèi)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Douglas Paal)的來稿。曾任美國在臺協(xié)會臺北辦事處處長的包先生分別從大陸、臺灣和美國三個角度分析了“習馬會”將產(chǎn)生的深遠政治影響。觀察者網(wǎng)獨家翻譯,以饗讀者?!?/strong>
本周六,也就是11月7日,臺灣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將在新加坡首次會面。自馬英九2008年擔任臺灣“總統(tǒng)”以來,兩岸關系取得了改善,此次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峰會顯然將進一步鞏固和平發(fā)展的趨勢。
即將離任的馬英九在任期內(nèi)一改前任民進黨“總統(tǒng)”陳水扁的對抗性政策。如今距離臺灣大選僅剩九個多星期,民進黨候選人在民意調(diào)查中遙遙領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似乎是想通過“習馬會”提醒臺灣選民,如果再次把民進黨選上位,馬英九任內(nèi)取得的良好勢頭將有毀于一旦之虞。
長期以來,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一直是對頭,雙方都聲稱具備統(tǒng)治中國全境的合法性,所以安排這樣的會面將涉及各種各樣的敏感點。兩黨均未正式承認對方,兩岸領導人彼此之間如何稱呼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如今官方發(fā)布消息稱,經(jīng)雙方商定,此次在新加坡的會面將以兩岸領導人的身份和名義舉行,習近平與馬英九見面時將互稱“先生”。
習馬會將對整個東亞局勢產(chǎn)生深刻影響
此次“習馬會”的籌備工作高度保密,因此當消息公布時許多反對派大受震驚,支持者們也表示出乎意料。且不論如果一開始籌劃便大張旗鼓,雙方還能否在敏感問題上協(xié)商一致;至少當該消息被泄露給反對黨報紙后,臺灣當局便在相當大程度上失去了對官方口徑的掌控。(馬英九幕僚中某個受到足夠信任、能夠接觸機密信息的人向反對黨走漏了風聲,想必“總統(tǒng)府”上下為此大為懊惱。)
由于“習馬會”消息過于出人意料,臺灣島內(nèi)反對派們找到了充分理由指責馬英九未征詢民意便倉促行事,以“突襲”方式告知民眾,是“出賣”臺灣,是“黑箱作業(yè)”,是在為繼任者“下指導棋”。民進黨“總統(tǒng)”候選人蔡英文在發(fā)表的長文聲明中,首先強調(diào)了積極一面:
“我首先要強調(diào),在符合‘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政治前提’的原則下,我們樂見兩岸之間有正常的交流,只要是有助于臺海和平、增進溝通對話、對雙方互惠互利的做法,我們一直都正面看待。換句話說,如果今天‘馬習會’的安排,能夠有一個透明的磋商過程,能夠把商談的議題、彼此承諾的條件,讓‘國人’了解,接受民意及‘國會’的監(jiān)督,并且真正做到‘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及政治前提’這三個原則,我相信,‘國人’的疑慮會降到最低?!?
緊接著,蔡英文不忘嚴辭“敲打”馬英九:“在此,我要嚴肅地提醒馬‘總統(tǒng)’,兩岸關系應該要跳脫政黨政治利益的考量,臺灣的未來不能拿來當作選舉一時的操作。我們和‘國人’一樣,都期待兩岸關系走向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方向,也因此,‘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及政治前提’,是必須被遵守的原則,也是不能被犧牲的底線。我們會跟人民站在一起。”
馬英九政府對此進行了回應,向民眾確保本次會面旨在針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F(xiàn)狀交換意見,不會簽署任何協(xié)議,也不會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
在得知“習馬會”消息走漏后,臺灣官方緊急通知了華盛頓方面。不搞突襲是令馬英九頗為自得的原則,但這個消息還是讓美國人始料不及。美國官方對此進行了積極回應,符合其長期所持的政治立場,即支持兩岸緩和緊張關系,促進商業(yè)和民間交流。美國官方至少沒有出格言論,官員也在私下明確表示,希望見到新加坡的“習馬會”對兩岸關系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不過,也有許多現(xiàn)任和前任官員在私下對此次“習馬會”表達擔憂,認為其結(jié)果將給兩岸帶來震蕩,有損于臺海穩(wěn)定現(xiàn)狀。在街頭政治上,國民黨一向不是民進黨的對手,后者十分清楚如何利用一切機會詆毀國民黨領導層。
島內(nèi)民意調(diào)查持續(xù)顯示,人們對中國大陸經(jīng)濟越來越緊密地“擁抱”臺灣持懷疑態(tài)度。近期以來,這種情緒還混雜著臺灣方面對大陸增設新航線靠近“海峽中線”,以及換發(fā)卡式臺胞證的反感。此外,臺灣在外交上孤立無援、經(jīng)濟增速減緩,青年人口和勞動力市場存在錯位,使他們感到發(fā)展機會受限。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兩岸領導人和各自團隊必須在新加坡集中力量,才能避免海峽關系走下坡路,若要試圖扭轉(zhuǎn)臺灣公眾對大陸的負面心態(tài),則更加不易。據(jù)報道,兩岸領導人首先將開放媒體拍照,然后進行單獨會談,會后兩人將各自舉行記者會,并共進晚餐。
來自三個方面的觀眾將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會后的評論。內(nèi)地觀眾希望看到他朝著兩岸統(tǒng)一的最終目標邁進。心存疑慮的臺灣觀眾將尋找大陸對臺增壓的跡象,以及關注大陸是否會對臺灣做出讓步,譬如允許其拓展在國際機構中的角色等,從而削弱民進黨在明年大選中的優(yōu)勢。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臺北很可能將北京慷慨的提議視為隱蔽的陷阱。
第三個方面的觀眾則是美國。美國或許已經(jīng)覺察到,習近平實際上已經(jīng)把眼光投向馬英九卸任以后,他最終需要與蔡英文打交道。如果蔡英文在2016年大選中勝出,考慮到中共十九大將于2017年召開,習近平將希望在臺灣問題上得分,那么臺海關系將成為中國大陸政治議程的重要部分。
既然蔡英文承諾維持海峽兩岸現(xiàn)狀,那么此次兩岸領導人的會面等于給“現(xiàn)狀”設置了非常高的標準。如果蔡英文當選且不再像馬英九那樣堅持“九二共識”,未來臺海關系將迎來新基礎,屆時主動權將更多掌握在北京手里。通過此次與馬英九會面,習近平展現(xiàn)出友善的一面,未來如果蔡英文沒能妥善處理兩岸關系,大陸方面將在與美國的交涉中占據(jù)有利地位。
盡管華盛頓和北京方面將密切關注馬英九的表態(tài),但他的觀眾主要還是集中在臺灣島內(nèi)。諷刺的是,馬英九的表態(tài)越不像是幫國民黨在大選中得分,越符合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戰(zhàn)略原則,反而越有可能消減島內(nèi)的批評聲,幫助國民黨候選人贏得選民支持。他應該明白這一點,很可能將作出建設性的表態(tài)。
當然,除兩岸領導人的評價以外,潛意識溝通也將發(fā)揮作用。大陸和臺灣心照不宣,兩岸領導人都不會在鏡頭前冒犯對方的尊嚴。但是任何人都不應低估臺灣媒體混淆視聽的能力,它們尤其擅長把一個人的威嚴舉止曲解成對另一個人的貶低侮辱。任何政治行家都知道,習馬會傳遞出的視覺信息,對外界如何解讀政治訊號至關重要。
放眼更寬泛的背景:美國利用中國鄰國對中國強硬舉動的不適,通過“再平衡”戰(zhàn)略侵入亞洲;作為回應,中國在過去兩年中開始在亞太地區(qū)推行新政策,基本可以稱之為對美國“再平衡戰(zhàn)略”的“抗衡”。
近兩年來,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增進中國與東南亞和中亞鄰國的商業(yè)與基礎設施聯(lián)系。中國創(chuàng)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這些建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隨著美國拉攏緬甸政府,導致中緬關系明顯疏遠,中國開始主動走近昂山素季——雖然此前曾多年支持她所反對的軍政府。
中日韓三國首腦峰會上周末在首爾舉行,可以看出中日緊張關系得到了緩解。中俄關系也處于過去五十年最好的水平。習近平對地區(qū)安全架構提出了若干建議,并試圖將中美緊張關系保持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由于民族主義者對國家主權高度敏感,南海問題可能是一個特例。在這個問題上,時間會證明一切。
由此不難想象,如果主權問題能得到妥善處理,習近平希望穩(wěn)定兩岸關系,維持周邊地區(qū)和諧。習近平把強勢領導與外交成果相結(jié)合,如果臺海局勢朝積極方向發(fā)展,將成為他的重大得分點。這樣一來,中國周邊那些長期心存疑慮的鄰國將吃下定心丸,不會一直抗拒中國而順從美國??紤]到未來兩年美國將投入大量精力到“總統(tǒng)選舉”和組建下屆政府當中去,中國外交可能會在此取得重大成就。
(觀察者網(wǎng)楊晗軼譯)
翻頁可見英文原文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nóng)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