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耳、席亞洲:臺灣誤射雄風3,我們能看出些啥?
關鍵字: 雄風3臺灣超音速反艦導彈雄風3導彈臺灣誤射導彈其實水面船只抗損性是一個復雜的課題,命中位置不同,命中角度不同,命中方式不同,導彈不同,靶船不同……什么結果都可能出現(xiàn)。
國內媒體報道過另一次事情,是我國使用引進的“XXXX”超音速反艦導彈打靶,結果由于船體在水流作用下方向轉了約90度,原本應該從側面擊中的導彈變成了從頭到尾貫穿目標。雖然并沒有安裝炸藥,但超音速導彈仍造成了靶船徹底損毀,并且快速進水沉沒。當時負責拍攝照片任務的小艇艇員冒著危險靠上去,拍攝了一系列珍貴照片,對我軍研究超音速導彈的攻擊效果有相當大的意義。
俄太平洋演習中,兩枚“馬斯基特”導彈擊中靶船,戰(zhàn)斗部爆炸了。但在我國的一次試射中,戰(zhàn)斗部雖然沒有爆炸,但被從頭到尾貫穿的靶船依然快速進水下沉,這就是重型反艦導彈和“雄風3”這類導彈的最大區(qū)別
所以,光憑“雄風3”未能擊沉漁船就判斷這個導彈打大型艦艇沒啥用,那是外行才有的想法。當然,從“雄風3”之前打靶的鏡頭來看,由于導彈總體質量也就1.5噸,和P-270“馬斯基特”(4.5噸)這類重型導彈的光說命中目標時的動能就不能相提并論,所以當時“雄風3”似乎也沒能對靶船造成明顯的破壞。
但戰(zhàn)時我們當然不能指望“雄風3”的戰(zhàn)斗部不爆炸。
從各方面來講,“雄風3”其實應該說已經(jīng)得到證明是一種有一定可靠性的導彈。
但至于說什么“世界先進”——咱就得來給它剝剝皮了。
上面提到的威力有限只是一個方面,這次“雄風3”的飛行速度僅為1.8馬赫,低于之前臺軍宣傳的2.5馬赫,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來看一張表,看似奇怪,但學過中學數(shù)學的朋友應該就能看懂。
這就是STM/ALVRJ試驗飛行器——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研制的一種驗證超音速反艦導彈技術的樣彈,臺灣的雄風3就是購買這種飛行器的相關技術研制的——的飛行速度和高度包線。
縱坐標是飛行馬赫數(shù),橫坐標是飛行高度。
ALVRJ超音速試驗彈飛行包線圖,可見,該彈在低空飛行速度可達2.2馬赫以上,高空飛行速度超過3.0馬赫,飛行性能遠超“雄風3”
可以看到,STM飛行器在海平面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2馬赫,而在高空可以超過3馬赫。
STM飛行器重量僅為600多公斤,其尺寸接近于蘇聯(lián)Kh-31導彈。按照這個數(shù)據(jù),“雄風3”重量1.5噸,海平面最大飛行速度降低到1.8馬赫并不奇怪。
雄風3導彈比美國“原版”放大了不少
美國ALVRJ試驗飛行器,與“雄風3”如出一轍
之前有網(wǎng)上中文資料稱STM飛行器重1.1噸,實際上那是美國另一種超音速測試導彈的數(shù)據(jù)。
美國IRR-SSM導彈,與“雄風3”沒有關系,其重量為1.1噸
由于空氣密度原因,超音速導彈在低空的最大飛行速度顯著小于高空。同樣的道理,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高空航程也要遠遠大于低空航程。
舉個例子,大家很熟悉的俄P-800“寶石”導彈,它的射程就和“雄風3”標稱的數(shù)值一樣,是120-300公里。分別對應的是全程低飛和高-低結合彈道的射程,其在高彈道飛行時的飛行高度達到14000-15000米,低空飛行則在10-15米掠海飛行,攻擊時降高到5米。飛行速度,則是高空2.6馬赫,低空2馬赫。
“寶石”可以算是現(xiàn)代化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標桿產(chǎn)品之一。應該說光看上述數(shù)據(jù),與“雄風3”射程、飛行速度的紙面數(shù)據(jù)相似。
但這次意外“實戰(zhàn)”卻暴露出雄風3導彈實際飛行速度低于宣稱速度的問題——1.8馬赫和2.0馬赫可是有很大區(qū)別的。74公里的實際攻擊距離倒是不能成為臺軍120公里低空射程一說是吹水的證據(jù),但我們似乎也有理由懷疑。
畢竟,“寶石”導彈全重有3噸,而“雄風3”只有1.5噸,“寶石”戰(zhàn)斗部重量也就200公斤,比“雄3”就重50公斤左右,那為啥“寶石”射程、速度都相近的情況下為啥“憑空”多了1噸?俄羅斯的超音速導彈技術還不如臺灣——更不用提臺灣的“雄風3”還沒有采用“固沖合一”技術,還要帶兩個大型的火箭助推器,總體外形臃腫,進一步降低了有效載荷占總質量的比重。
這就要從“雄3”的技術來源說起。
雄3早期試驗彈“擎天”,可見其后部的固體助推器
美國STM飛行器剖面圖,很清楚,該彈采用“固沖合一”,并不需要額外助推器
“雄風3”的技術來源于美國STM計劃,這是臺灣方面官方承認的說法。據(jù)資料美國ALVRJ(先進低空沖壓試驗飛行器)或者STM(超音速戰(zhàn)術導彈)計劃是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的,這是一種通過飛機發(fā)射的小型空地導彈。全重1480磅(671千克),通過A-7E攻擊機發(fā)射進行空中測試。該導彈從1975年-1979年進行了7次測試,在海平面高度該導彈的飛行速度2.5馬赫,射程達到28海里(約51千米),而在30000英尺高度飛行時速度為3.0馬赫,射程108海里(約200千米)。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特朗普,聽聽勸吧,我們需借鑒中國” 評論 26“中國打樣后,印度突然硬氣了” 評論 181“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89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7“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6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