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皓昂:奧地利迎來戰(zhàn)后首個右翼政府,這對歐洲意味著什么?
然而,目前又有消息稱,庫爾茨回絕了人民黨的邀請,因為他的回歸條件是要在新政府中擔任“不低的職務”,而且他拒絕與自由黨和基克爾合作,人民黨無法滿足他的要求。因此,雖然人民黨與自由黨之間的談判尚未正式開始,但目前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人民黨不再謀求執(zhí)政黨地位和高級政府職務,而是只謀求在新政府中擁有一定執(zhí)政地位,以防止完全成為在野黨。
但這種謀算很難實現(xiàn)。盡管目前在人民黨內(nèi)部占主導地位的“重商主義派”的經(jīng)濟理念與自由黨更為相近,但雙方仍存在諸多分歧。在是否應繼續(xù)參與“天空之盾”倡議(這是一個由德國總理朔爾茨于2022年8月提出建立的歐洲防空系統(tǒng)項目,其中包含反彈道導彈能力,該項目被認為具有反俄傾向。奧地利于2023年7月正式加入該倡議,此舉被外界質(zhì)疑是否違反了自二戰(zhàn)結(jié)束以來的“軍事中立政策”)、是否應參與歐洲援助烏克蘭的一攬子計劃,以及應對非法移民等問題上,人民黨和自由黨的立場存在明顯差異。
此外,兩黨在財政政策上還需達成共識。由于奧地利的財政赤字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歐盟設定的警戒線,因此,無論新政府由哪個政黨主導,都必須想方設法削減高達180億歐元的財政開支,以確保符合歐盟的財政規(guī)則。在2024年的議會選舉中,自由黨曾承諾要實施大規(guī)模減稅,但目前尚不明晰其如何在減稅的同時填補財政赤字的缺口。根據(jù)基克爾政府過往的表現(xiàn),他們有可能會選擇與歐盟對立,并放棄緊縮的財政政策,這對于歷來主張與歐盟保持友好關系的人民黨而言,無疑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奧地利局勢與烏克蘭問題
在烏克蘭問題上,奧地利的黨派之爭同樣明顯。
烏克蘭問題往往是劃分歐洲政治力量的衡量標準。通常而言,各國與歐盟友好的政治力量往往親烏,對歐盟存在不信任乃至反對歐盟干涉的“疑歐派”往往反烏。自由黨屬“疑歐派”陣營,該黨是歐洲疑歐跨黨派組織“歐洲愛國者”的成員。“歐洲愛國者”由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和捷克前總理巴比什共同創(chuàng)立,主張改革歐盟,削弱歐洲機構(gòu)的權力,削減歐盟的政治職能,而更加注重其經(jīng)濟職能。2024年10月,歐爾班和基克爾簽署了一份聲明,表示要攜手對抗“歐盟的粗暴干預”。
奧地利前總理沃爾夫?qū)ぴS塞爾和庫爾茨都曾與自由黨聯(lián)合執(zhí)政,他們二人將所有關于歐盟的關鍵權力集中在自己及親信幕僚手中,一度成功壓制了自由黨的疑歐論調(diào)。然而,如今基克爾贏得了執(zhí)政地位,并將自行組建政府,人民黨打壓疑歐論的努力因此付諸東流?;藸枌⒁詩W地利政府首腦的身份,合法地推行他的外交政策?;藸栚A得了大部分非自由左翼奧地利選民的支持,他的勝利是近年來歐洲極右力量地位上升的又一直觀體現(xiàn)。自由黨獲勝的原因與其他一些歐盟國家的極右翼政黨大致相同。
極右翼自由黨 (FPOe) 領導人赫伯特·基克爾于2025年1月7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向媒體發(fā)表講話。路透社
首先,選民們有強烈的更換政府的意愿。奧地利人認為泛自由左翼政府無法有效應對通貨膨脹和經(jīng)濟危機,有十分之六的選民相信奧地利的發(fā)展前景正在惡化,這一數(shù)據(jù)是2019年議會選舉時的兩倍。
其次,基克爾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極為關鍵,甚至可以說烏克蘭問題是他獲勝的核心要素。他認為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毫無意義,他承諾一旦上任,將對歐盟的反俄制裁決議行使否決權。他聲明,在制裁問題上,奧地利應該捍衛(wèi)自己的國家利益,要主動與俄羅斯進行經(jīng)濟和能源合作。
此外,他還主張俄烏停戰(zhàn),并呼吁在?;鸷罅⒓磁e行類似2022年3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進行的和平談判?;藸栐鴮x民直言,烏克蘭的“不結(jié)盟地位”才是和平的真正保障。他領導的自由黨主張在歐盟層面結(jié)束對烏克蘭的武裝支持,并立即與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以消除奧地利經(jīng)濟困境的根源之一。
第三,基克爾的執(zhí)政方針具有明顯的民粹色彩。他對移民的強硬態(tài)度,以及貿(mào)易保護主義、國家主義等標簽,也為他贏得了許多選票。
總體而言,基克爾上臺執(zhí)政后的情形,可以參照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俄烏沖突中的表現(xiàn)來推測,兩者的行為模式和思考角度在本質(zhì)上并無不同,所執(zhí)行的外交政策也將有相似之處。特別是在烏克蘭問題上,基克爾和歐爾班等“右翼政客”的反烏立場是他們贏得選舉的關鍵招數(shù)?;藸栐谏吓_后,也勢必會學習歐爾班,推行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反對軍事援助烏克蘭的政策。為了保住執(zhí)政地位(畢竟奧地利反基克爾的自由左翼力量遠強于匈牙利的反歐爾班力量),在烏克蘭問題上,基克爾政府甚至有可能比歐爾班更加激進,這是可以預測到的。
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在人民黨的影響下,奧地利的立場總體上較為親烏克蘭。盡管奧地利官方在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它支持歐盟針對俄羅斯的所有制裁方案,并且沒有反對在歐盟層面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同時,奧地利還在雙邊伙伴關系框架內(nèi)向烏克蘭提供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
因此,相對親烏的人民黨將如何應對自由黨的反烏立場,這也是奧地利政壇的一個矛盾焦點。顯然,烏克蘭問題將是這次兩黨談判的重點,一旦談判再次破裂,奧地利政局的動蕩將持續(xù)下去,這可能會延長治理危機,進一步鞏固右翼的地位,從而使基克爾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采取更為強硬的立場。如果自由黨成功拿下奧地利外交部長或國防部長等重要職務,那么歐盟對俄羅斯采取進一步制裁、對烏克蘭提供支持,以及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道路,都將面臨更多阻礙。
右翼再次取得勝利的消息,難保不會產(chǎn)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這意味著繼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之后,歐洲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親俄國家”。這些國家將共同努力減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同時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對付一個“歐爾班”已經(jīng)比較吃力,如果出現(xiàn)更多“歐爾班”,這對烏克蘭來說顯然不是好消息。
在基克爾擔任總理幾成定局后,歐盟主流輿論已經(jīng)開始戲稱基克爾是“奧地利的歐爾班”。時隔一個多世紀后,“奧匈”再次產(chǎn)生了羈絆。這種巧合不得不令人感慨歷史的巧妙之處,至于現(xiàn)實的影響,我們應該期待“奧匈”這對右翼兄弟是否能給僵持許久的俄烏局勢再添變數(shù),且看他們能在歐洲政壇翻出多大浪花。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洛杉磯山火原因仍未確定
2025-01-12 07:47 美國一夢 -
朔爾茨和魏德爾被選為各自政黨的總理候選人
2025-01-12 07:15 德意志 -
美國司法部特別檢察官杰克·史密斯辭職
2025-01-12 07:05 美國政治 -
“他拿著激光筆,把我們當貓逗”
2025-01-11 23:1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當代奴隸?近千名囚犯充當消防員,爭議再起
2025-01-11 22:03 美國一夢 -
澤連斯基稱:俘獲2名朝鮮士兵
2025-01-11 21:01 -
烏蘭巴托市中心發(fā)生示威游行,中使館提醒
2025-01-11 21:01 -
“我們要告到聯(lián)合國!”
2025-01-11 18:1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韓正會見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
2025-01-11 16:31 -
兩黑匣子均未記錄,“關鍵4分鐘數(shù)據(jù)”缺失
2025-01-11 16:31 航空安全 -
兩黨忙互噴,“史無前例的不體面”
2025-01-11 16:06 美國一夢 -
英國考慮給中國降關稅,有人危言聳聽:要死人的
2025-01-11 15:14 不列顛 -
美前奧運選手:只有3分鐘逃走,我選狗而不是獎牌
2025-01-11 14:41 美國一夢 -
歐盟著急:美國有1539家,中國有387家,我們才這么點…
2025-01-11 13:47 -
TikTok危險!美最高法院兩度傳來“不懷好意”的笑
2025-01-11 13:03 中美關系 -
-
緬北電詐更多犯罪細節(jié)曝光:園區(qū)里都是鐵欄桿,到處都噴濺血跡
2025-01-11 10:44 打擊網(wǎng)絡詐騙 -
輪到美國情報頭子吹了:砸錢為中國特設了部門,唯一的一個
2025-01-11 10:30 中美關系 -
下臺前10天,拜登憋出對俄最后一招
2025-01-11 09:52 觀察者頭條 -
沙利文焦慮:特朗普上臺,有些國家將和中國抱團
2025-01-11 09:17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英美貿(mào)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喊話鮑威爾:像歐洲、中國那樣降息
-
被戳痛點,印方火速打臉特朗普
-
普京:烏克蘭像抓狗一樣在街頭抓人
-
印巴相互驅(qū)逐一名外交官
-
百萬粉絲網(wǎng)紅對5歲女孩開黃腔,已被封禁
-
法國知名影星德帕迪約被判犯性侵罪
-
非法占地50多畝,汕頭違建豪宅“英之園”被責令拆除
-
美凱龍董事兼總經(jīng)理車建興,被留置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jīng)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diào)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