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集團CEO不再擔任大眾品牌CEO
導讀隨著迪斯卸任大眾品牌CEO,大眾“有史以來權力最大CEO”的旅程被畫上了一個句號。(觀察者網 文/楊帆 編輯/徐喆)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處于“多事之春”的大眾汽車集團又宣布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變動。
當地時間6月8日,大眾汽車集團任命大眾品牌首席運營官(COO)拉爾夫·布蘭德斯特擔任大眾品牌首席執(zhí)行官(CEO),任期將從7月1日開始。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博士將不再兼任大眾品牌CEO一職。
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博士
根據官方公布的簡歷,新任大眾品牌CEO拉爾夫·布蘭德斯特1968年生于不倫瑞克,起初在不倫瑞克的大眾汽車工廠當過車間裝配工。1993年,布蘭德斯特正式加入大眾汽車集團,主要負責采購業(yè)務。2005年,他調到西班牙擔任西雅特品牌的采購主管,后于2012年被任命為集團外部采購主管。2015年12月起,布蘭德斯特被任命為大眾品牌管理委員會成員,并自2018年8月1日起擔任大眾品牌COO。
大眾品牌新任CEO拉爾夫·布蘭德斯特
大眾汽車集團同時宣布,經雙方友好協(xié)商,負責組件和采購的大眾汽車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斯特凡·索莫博士將于6月30日主動離職。索莫原為德國著名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的總裁,自2018年9月加入大眾汽車集團。
在大眾汽車集團宣布上述人事變動之前,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正面臨諸多動蕩。
據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迪斯日前向集團監(jiān)事會申請延長自己的合同到2025年,卻遭到監(jiān)事會和大眾汽車集團兩大股東——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的否定,令其在集團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原因則是大眾進入2020年以來一系列負面事件導致股東的不信任感。
自2015年7月加入大眾汽車集團以來,迪斯一直擔任大眾品牌CEO一職,這一職務即使在他于2018年4月升任大眾汽車集團CEO后也沒有發(fā)生變動。這位在“柴油門”之后加入大眾的寶馬元老,肩負著帶領大眾汽車集團走出排放丑聞,并幫助包括大眾品牌在內的集團眾品牌實現電氣化轉型的重任。因而身兼兩職的他也被視為大眾汽車集團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CEO。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的規(guī)劃,到2025年至少要銷售150萬輛電動車。在2028年之前推出70款全新電動車,產量達2200萬輛,其中一半以上產自中國。除了電氣化外,大眾還將在未來幾年里推進數字化,成為一家數字技術公司。但迪斯對大眾的現狀深感憂慮,認為特斯拉才是上述領域的領頭羊,而大眾只是在扮演追趕者的角色。
盡管大眾汽車集團在電氣化轉型中投入重金,包括推出純電動MEB平臺,在中國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與寧德時代等電池供應商達成合作,入股Northvolt、江淮汽車和國軒高科等公司以維持電池供應穩(wěn)定等。但該集團至今并未像特斯拉一樣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顯著成果,而迪斯的仕途更非一帆風順。
迪斯與大眾品牌首款電動車ID.3
早在2019年,大眾品牌首款純電動車ID.3就被曝出現大規(guī)模軟件問題,涉及約1萬輛已下線的量產車,導致第一批ID.3預計到今年年中方能完成交付,未來預計還將有2萬輛車會受影響。
類似的軟件問題還出現在大眾第八代高爾夫身上,今年5月,大眾因新車無法保證使用車載緊急呼叫功能,被迫暫停第八代高爾夫的交付,與其遭遇相同的還有斯柯達品牌的第四代明銳,而解決問題的相應軟件更新則要等到6月的第三周才能發(fā)布。
同樣是在今年5月,大眾品牌因在社交媒體上傳一段涉嫌種族歧視的廣告而遭到網民的強烈聲討,而在美國黑人弗洛伊德死亡一案引發(fā)抗議浪潮后,包括德國在內的諸多西方國家均發(fā)生了聲援黑人的示威游行。在此背景下,大眾汽車集團不得不將大眾品牌首席市場營銷官(CMO)約亨·森皮爾免職,以平息眾怒。
涉嫌種族歧視的大眾第八代高爾夫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迪斯本人也曾因在一次內部會議上使用“息稅前利潤使人自由”(Ebitmacht frei)這一短語,類似于奧斯威辛集中營大門上的納粹標語“勞動使人自由”(Arbeitmacht frei)而遭到聲討,最終大眾同樣被迫為此道歉。
另一方面,雖然與柴油排放丑聞沒有直接聯系,但迪斯依然于去年9月遭到德國檢方起訴,認為其沒有盡早向股市投資者通報“柴油門”事件的后果,涉嫌“操縱市場”。最終,迪斯和集團董事長潘師于今年5月各支付4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600萬元)以換取德國檢方的不起訴決定。
如今,隨著迪斯卸任大眾品牌CEO,大眾“有史以來權力最大CEO”的旅程被畫上了一個句號。盡管如此,大眾汽車集團依然在聲明中強調,上述人事變動旨在加強集團和品牌的高層管理結構。卸任大眾品牌CEO后,迪斯作為集團CEO的工作將有更多回旋余地,在當前轉型階段更加注重集團高層和品牌的工作。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2019年業(yè)績報告,去年集團全年銷售收入為25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2萬億元),同比增長7.1%;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yè)利潤達192.9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41.3億元),同比增長12.8%;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yè)銷售回報率為7.6%。去年,大眾汽車集團共計銷售1097.5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3%,其中中國市場占去四成銷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品鑒車輪上的國潮 榮威RX5 PLUS性能體驗
2020-06-09 14:34 汽車工業(yè) -
重新定義車內安全標準,長城汽車發(fā)布生命體征監(jiān)測技術
2020-06-09 14:26 汽車工業(yè) -
一波三折后,比亞迪N95口罩終于通過美國認證
2020-06-09 11:51 汽車工業(yè) -
突破160萬輛,5月中國汽車零售銷量實現正增長
2020-06-08 18:56 汽車工業(yè) -
攜手美的集團,寶能的汽車夢能走多遠?
2020-06-08 15:46 汽車工業(yè) -
車漆質量堪憂,特斯拉在加遭6300名車主集體訴訟
2020-06-08 15:46 汽車工業(yè) -
春暖花開全面復蘇,多家車企公布中國市場銷量
2020-06-05 17:10 汽車工業(yè) -
屢遭新勢力“捅刀”,一汽夏利求生路漫漫
2020-06-04 18:37 汽車工業(yè) -
加碼“國家隊”,一汽、東風、長安成立科技合資公司
2020-06-04 14:00 汽車工業(yè) -
收購華菱星馬汽車15.24%股份?吉利回應稱:一切以公告為準
2020-06-04 10:13 -
口罩后再度響應“人民需要”,五菱造出能“擺地攤”的貨車
2020-06-03 18:23 汽車工業(yè) -
官宣!筷子兄弟正式成為哈弗F系潮智體驗官
2020-06-03 13:27 汽車工業(yè) -
又沒取得美方認證,比亞迪與加州的口罩訂單再度延期
2020-06-03 13:27 汽車工業(yè) -
試駕小鵬P7:與Model 3正面硬剛是不自量力還是真材實學?
2020-06-02 18:34 汽車工業(yè) -
眾泰美國夢受挫:當地汽車經銷商欲取消代理合作
2020-06-02 18:27 汽車工業(yè) -
為福特汽車供應電池,比亞迪“車電分離”再下一城
2020-06-02 14:42 汽車工業(yè) -
北汽集團擬收購神州租車超20%股份
2020-06-01 15:19 汽車工業(yè) -
整車毛利率將達5%,蔚來李斌的底氣何在?
2020-05-29 21:14 汽車工業(yè) -
21億歐元控股國軒、江淮,大眾誓從特斯拉手中奪回王座
2020-05-29 14:34 汽車工業(yè) -
走出疫情影響,蔚來公布今年第一季度財報
2020-05-28 20:32 汽車工業(yè)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特朗普喊話鮑威爾:像歐洲、中國那樣降息
-
被戳痛點,印方火速打臉特朗普
-
普京:烏克蘭像抓狗一樣在街頭抓人
-
印巴相互驅逐一名外交官
-
百萬粉絲網紅對5歲女孩開黃腔,已被封禁
-
法國知名影星德帕迪約被判犯性侵罪
-
非法占地50多畝,汕頭違建豪宅“英之園”被責令拆除
-
美凱龍董事兼總經理車建興,被留置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