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魁:要想穩(wěn)住宏觀經濟大盤,須先穩(wěn)住微觀經營主體
最后更新: 2022-11-03 08:28:40【導讀】 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恢復向好,三季度明顯好于二季度,生產需求持續(xù)改善,就業(yè)物價總體穩(wěn)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總體運行在合理區(qū)間。
如何分析當下的經濟形勢?宏觀政策的工具箱里還有哪些儲備工具可以推出?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企業(yè)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向觀察者網講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分析。
觀察者網: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3.9%高于市場預期,且是在夏季高溫和疫情多發(fā)的背景下實現(xiàn)的,數據增長的背后有哪些支撐?
張文魁:背后的支持主要是工業(yè)數據比疫情前很多月份還要好。單月來看,9月規(guī)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6.4%,對整個工業(yè)增長起到支撐作用,也由此拉動了經濟增速零點幾個百分點。
而即使在疫情之前的2019、2018年,很多月份的工業(yè)增加值增速也沒有這么高。工業(yè)超預期增長還是與我們5月份以來的穩(wěn)增長政策有關,特別是穩(wěn)投資政策已經見效,譬如與投資相關的機器設備行業(yè)的增速明顯提高。
前9月我國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結構改善 當月降幅持續(xù)收窄。圖源: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3%(2021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5.4%),居民消費意愿和環(huán)境依然低迷,這種低迷是當下的問題也是未來的機會,下一步要穩(wěn)增長,必須要提振消費,這應該如何實現(xiàn)?
張文魁:這個問題需要從短期和長期來看。從短期看,消費乏力主要還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因為從這幾年來看,消費都會達到55%-65%的貢獻率。今年的消費貢獻率這么低,一方面是人們減少了出行和接觸性、體驗性消費,比如朋友聚會聚餐、旅游、甚至婚禮等,另一方面是很多小微企業(yè)受到影響比較大,歇業(yè)和停產關閉的不少,那么企業(yè)主和從業(yè)人員的錢袋子還是癟了,這也進一步影響了消費。
從長期來看,疫情管控終究會過去,即使不會很快過去,那么長期消費還是要看居民收入,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上不來,消費最終也會受到影響。
二十大提到,要增強消費在經濟發(fā)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這種表述說明中央對于消費非常重視。我認為,未來幾年我們還是需要5%以上的GDP增速,這是2035年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基礎。
當然我們不僅僅是為一個2035目標去發(fā)展經濟,發(fā)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之一還是為了改善老百姓生活,提振消費就是為了這個根本目的。但是,如何提振消費?
有些人認為可以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然而需要看到,在刺激消費方面,政府能用的工具很少,消費不同于投資,投資靠的是單位,可以大力利用杠桿,也就是貸款,特別是可以讓國有單位大力加杠桿,甚至加杠桿去上一些暫時沒有多大需要的項目,所以促進投資的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
而消費靠的是個人,政府不能讓個人去大力加杠桿,更不能讓個人加杠桿去增加他們不需要的消費,所以刺激消費的工具箱里并沒有太多的工具。
現(xiàn)在部分地區(qū)選擇發(fā)消費券,消費券只能帶來階段性的消費增加,不能帶來消費總量的增加,也就是說,發(fā)消費券的時候消費需求得到集中釋放,此后則很難持續(xù)。
也有觀點提議給大家發(fā)錢,但這一措施并不現(xiàn)實,另一方面實施成本很大,實施扭曲也很難避免。
所以我認為,中長期提振消費,最終還是要回到居民可支配收入這里。
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們當然不能搞“劫富濟貧”政策。所以這方面的政策應該做到科學合理。我們過去10多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下滑比較明顯,“十三五”比“十二五”下滑3.3個百分點。下一步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特別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去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多人民幣,但是低收入組只有8000多元,中低收入組也只有18000多元,很多人生活比較艱辛,這是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總的政策思路,除了大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譬如改善務農人員、農村地區(qū)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以及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還要持續(xù)采取措施提高許多人的人力資本,并采取措施提高他們的就業(yè)質量,從而使他們的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報酬不斷得到提高。
觀察者網:從數據看,出口增速8月和9月持續(xù)放緩,海外需求持續(xù)走弱,但是我國工業(yè)生產還在加速,支持生產加速的訂單主要來源于汽車、手機行業(yè),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拉動持續(xù)減弱。在東盟等發(fā)展中經濟體對中國出口有所支持和外需整體性收縮的情況下,如何研判今年中國出口增速的趨勢?
張文魁:9月份下滑有點超出大家的預期,我判斷未來還會繼續(xù)下滑。第一,它是個高位的調整,從去年到今年,出口增速連續(xù)二十幾個月都在高速增長,因此現(xiàn)在有一個高位的回調。
第二個方面,國外特別是發(fā)達經濟體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也在萎縮,從經濟數據看,美國三季度經濟還是增長了,但一季度和二季度經濟數據都不太好,歐洲的需求也在收縮,整個發(fā)達經濟體的需求收縮,進口自然會減少。
第三個方面,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他們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yè)恢復得比我們好一些,從前年到今年,我國出口訂單激增,相當一部分是從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轉移到中國的,現(xiàn)在他們恢復了產能,所以我判斷出口增速還會進一步回落。不過,盡管9月份有所收縮,出口表現(xiàn)還是略優(yōu)于內需,內需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美國新能源產業(yè)企圖反超中國,勝算多大?
2022-11-03 08:00 極端天氣 -
美聯(lián)儲連續(xù)第四次加息75基點,納指跌超3%
2022-11-03 07:38 觀網財經-海外 -
31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爐:18省增速超全國,能源省份領跑
2022-11-02 23:39 觀網財經-宏觀 -
布局中國,未來十年投資機會在哪里?
2022-11-02 19:28 -
圍獵無人駕駛卡車第一股,華人科學家又落入美國陷阱?
2022-11-02 18:00 觀網財經-汽車 -
VR真正風口竟是美女直播?PICO突然坐在了金山上
2022-11-02 16:47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車榜:寧德時代第一 LG反超比亞迪
2022-11-02 15:23 觀網財經-汽車 -
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批準中國聯(lián)通與騰訊設立混改新公司
2022-11-02 15:04 -
與騰訊新混改公司獲批,中國聯(lián)通尾盤漲停
2022-11-02 14:58 -
江蘇十三城部署吸入用新冠疫苗,康希諾生物港股盤中暴漲超50%
2022-11-02 11:11 觀網財經-健康 -
雙11電商大賣,韻達申通卻雙雙跌停
2022-11-01 18:14 觀網財經-消費 -
豬肉價格漲超40%,國家將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豬肉儲備
2022-11-01 17:53 觀網財經-消費 -
財政部支持深圳稅改先行,怎么解讀?
2022-11-01 17:39 觀網財經-宏觀 -
中信為首的財團正在洽談收購騰訊?南非大股東否認
2022-11-01 16:17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在華銷量暴跌27%,iPhone“不再閃耀”
2022-11-01 16:1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港股科技股大爆發(fā),騰訊漲超10%
2022-11-01 15:41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完美日記折戟雙十一,“國貨之光”已成過去式?
2022-11-01 15:23 -
為30家大型國央企構建數字底座,京東云發(fā)布十大產業(yè)場景
2022-11-01 15:0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推特董事會解散,馬斯克成唯一董事
2022-11-01 14:26 大公司 -
部分功能收費引發(fā)熱議,騰訊回應
2022-11-01 11:46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喊話鮑威爾:像歐洲、中國那樣降息
-
被戳痛點,印方火速打臉特朗普
-
普京:烏克蘭像抓狗一樣在街頭抓人
-
印巴相互驅逐一名外交官
-
百萬粉絲網紅對5歲女孩開黃腔,已被封禁
-
法國知名影星德帕迪約被判犯性侵罪
-
非法占地50多畝,汕頭違建豪宅“英之園”被責令拆除
-
美凱龍董事兼總經理車建興,被留置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