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交潮下,媒體稱卡塔爾居民搶購食品和飲用水
關鍵字: 卡塔爾斷交潮卡塔爾卡塔爾居民搶購卡塔爾居民7國與卡塔爾斷交卡塔爾居民搶購食物導火索
事情要從5月底的一場風波說起。
當?shù)貢r間5月24日,卡塔爾通訊社網(wǎng)站和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的社交媒體賬號發(fā)布了一些言論,稱卡塔爾支持伊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以及卡塔爾同以色列關系密切,并批評了美國在卡塔爾的軍事存在,不滿重新與伊朗加深對抗等。其援引的來源,是塔米姆在軍方的內部講話,稱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并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
此言一出,立即被大量海灣阿拉伯國家媒體轉載,并引起部分國家的強烈反應。比如沙特的許多媒體,就指責卡塔爾脫離海合會成員國的隊伍,站到了“敵人”(伊朗)的一邊。隨后卡塔爾緊急發(fā)布聲明辟謠,稱網(wǎng)站和社交媒體賬號都遭到了黑客攻擊。
但沙特、埃及、阿聯(lián)酋等國則顯然不買賬——自當天起,他們就屏蔽了卡塔爾媒體,包括半島電視臺、卡塔爾的新聞網(wǎng)站等。
且不論這則消息是“假新聞”還是卡塔爾為了緩和局勢所作的姿態(tài),都是此次斷交風波的直接導火索。最直接點燃火焰的,是卡塔爾跟伊朗的關系。
眾所周知,在中東,沙特跟伊朗一直都不對付。2016年初兩國斷交,只是兩國悠久對抗史的最新注腳。
在去年俠客島的文章(沙特伊朗斷交給中國出了個大難題)中,我們已經(jīng)指出,沙特與伊朗的新仇舊恨簡直不要太多——在中東分執(zhí)遜尼派與什葉派之牛耳,形成根本的宗教分歧;一千多年前阿拉伯第二任哈里發(fā)征服古伊朗,種下民族矛盾的種子;一個是親美的海合會首領,一個是中東頭號的反美國家;在敘利亞、在也門等地,兩國也是各支持一派,在別國領土上兵戎相見。
偏偏,卡塔爾,這個海合會成員、遜尼派國家(跟沙特一樣信奉瓦哈比教派),跟伊朗關系一直就非常不錯。
在卡塔爾的五年多時間里,島叔曾經(jīng)試圖在各種資料中尋找卡塔爾和伊朗這種良好關系的起源和原因,但記載并不明晰。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關系之好,居然超越了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教分歧。
事實上,卡塔爾境內,居住了不少伊朗民眾,且兩國經(jīng)貿往來密切,涉及到能源等多個方面;卡塔爾航空更是開通了通往伊朗德黑蘭、設拉子、馬什哈德三個城市的三條航線。伊朗人在卡塔爾各個領域的活動深廣到什么層次呢?據(jù)消息人士透露,甚至在卡塔爾的大型國有企業(yè)的主要控股人中,都有伊朗人的身影。這種經(jīng)貿關系的密切,遠遠超出卡塔爾和其他海灣國家(阿曼除外)的關系。也有分析指出,卡塔爾跟伊朗有共享的海上油氣田,這是兩者共同的利益所在。
因為跟伊朗的特殊關系,卡塔爾曾一度想做海灣國家和伊朗之間的疏通橋梁。2016年,島叔曾經(jīng)看到報道稱,伊朗外長和沙特外交大臣曾同時到訪卡塔爾,當時就有猜測稱,卡塔爾正在居中調節(jié)斷交后的沙伊關系。如果屬實的話,那就是調著調著,沙特跟卡塔爾也斷交了……
順便說一句,在島叔看來,跟中東隔著老遠的馬爾代夫,此次也跟著湊上“斷交”的熱鬧,很可能也是因為伊朗。去年5月,這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南亞國家就宣布了對伊斷交,認為伊朗的舉措不僅影響了中東,也影響了本國的安全。
跟伊朗的關系當然是造成卡塔爾外交被動的原因,這一點在特朗普訪中東之后尤其如此。在特朗普此行中,與傳統(tǒng)盟友(沙特、以色列)的關系被進一步穩(wěn)定,沙特買了1100億美元的美國軍火,而特朗普則一改奧巴馬時期美國對伊朗緩和松動的態(tài)度,明確轉向對伊朗的孤立和遏制。在此情況下,雖然在本國有美軍在中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卡塔爾依然遭受了巨大的被動。
“還債”
當然,卡塔爾被7國外交圍堵,也不光是因為跟伊朗關系好。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之前的卡塔爾奉行的獨立外交政策。
雖然國家不大,人口不多(本國民眾只有30萬),但卡塔爾曾經(jīng)一度不甘寂寞。畢竟,2012年的時候,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人均GDP達到8.8萬美元。從2010年到2013年,特別是爆發(fā)“阿拉伯之春”以來,卡塔爾曾經(jīng)似乎看到了機會,試圖在地區(qū)和國際事務中扮演更大的角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取代埃及和沙特,爭奪地區(qū)事務主導權。
比如,在推翻卡扎菲的行動中,卡塔爾是第一個派出戰(zhàn)機參與利比亞戰(zhàn)事的阿拉伯國家;在也門沖突中,卡塔爾首先提出讓總統(tǒng)薩利赫交權;第一個公開支持阿拉伯國家開進敘利亞;支持巴勒斯坦反對武裝哈馬斯,哈馬斯的領袖就住在卡塔爾;支持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而穆兄會被沙特等國明確認定為恐怖組織……
這也就是為什么,在此次斷交潮中,沙特、阿聯(lián)酋、巴林、埃及等國都指責卡塔爾“支持恐怖主義”、“干涉本國國內事務”。敘利亞為什么沒和支持反對派的卡塔爾斷交?那是因為他們壓根就沒建交。
換句話說,前幾年卡塔爾在中東的一系列行動,幾乎讓自己周圍的所有鄰居交惡。
可以挨個數(shù)——
埃及動亂后,穆爾西政府上臺,這是卡塔爾大力支持的;之后塞西政府推翻穆爾西,卡塔爾又跟新勢力沒有任何聯(lián)系。就連埃及普通民眾,有許多對半島電視臺極度看不慣,認為都是假新聞,甚至連坐飛機都堅決不在卡塔爾轉機。
巴林為什么斷交?巴林是沙特的堅實盟友,沒有沙特就沒有巴林,巴林跟卡塔爾還有領土糾紛;也門的流亡領袖哈迪一直住在沙特,自然也站沙特,海合會領導的聯(lián)軍攻打反對派的胡塞武裝一直無果,因為胡塞武裝跟伊朗關系好,他們早就在懷疑卡塔爾是否在打擊行動中真正出力了。
剩下的中東國家中,阿曼幾乎什么都不管;科威特雖然跟卡塔爾算不上壞,但跟沙特關系更好;伊拉克、黎巴嫩幾乎無政府狀態(tài),自顧不暇;再往西去北非,半島電視臺一向在那邊口碑不好。
換句話說,在前任埃米爾和首相(兼外交大臣)的時代,卡塔爾在一系列事務上的“大出風頭”,已經(jīng)讓沙特嗅到了危險。加上沙卡兩國對伊朗、對穆兄會等的態(tài)度分歧,沙特率領各國向卡塔爾集中發(fā)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此番沙特又獲得了美國的支持和背書,行動就更加沒有后顧之憂了。
當然,卡塔爾也發(fā)揮過建設性作用。蘇丹戰(zhàn)亂的達爾富爾和談,就是在卡塔爾簽成的協(xié)議;支持哈馬斯的原意,也是想推進巴以和談。
所以,在政權交接之后,卡塔爾也把首相換成了內政大臣兼任,注意點開始轉向國內,開始政策調整。不過,他們依然在給此前的政策“還債”。
危機
事實上,這也不是卡塔爾第一次遭遇此類危機。2014年,沙特、阿聯(lián)酋、巴林三國就曾以類似的理由,對卡塔爾召回大使。之后,經(jīng)過科威特、阿曼的調解,8個月后,事情解決。
此次斷交,相比起來事情則嚴重得多,想必危機也將持續(xù)更久。畢竟,卡塔爾的大多數(shù)基礎物資,均來自沙特、埃及等國。就連卡塔爾航空飛往歐洲的航班,都得繞道伊朗、伊拉克了。島叔在前線的朋友已經(jīng)看到,在卡塔爾當?shù)兀癖娨呀?jīng)開始在超市中搶購物資,雖然還未到恐慌的地步。昨天上午開始,卡塔爾的股市已經(jīng)大跌。至于2022年世界杯會不會移師中國……應該還不至于影響那么久。
當然了,在沙特-卡塔爾的外交風波背后,無疑是大國博弈的最新注腳。敘利亞戰(zhàn)場上的代理人戰(zhàn)爭仍在持續(xù),美國依然需要沙特、以色列來遏制伊朗,表明自己在中東的存在。在沙特拋出1100億美元大單、徹底向美國表明態(tài)度之后,卡塔爾的角色,當然會很尷尬。如果未來美國不出手在中東各國調解,卡塔爾未來的日子恐怕會相當難過。
- 原標題:“斷交風波”發(fā)生后,媒體稱卡塔爾居民搶購食品和飲用水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雪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08“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9“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7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38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最新聞 Hot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祝好運
-
“不夠啊,巴西還是比美國有優(yōu)勢”
-
特朗普喊話鮑威爾:像歐洲、中國那樣降息
-
被戳痛點,印方火速打臉特朗普
-
普京:烏克蘭像抓狗一樣在街頭抓人
-
印巴相互驅逐一名外交官
-
百萬粉絲網(wǎng)紅對5歲女孩開黃腔,已被封禁
-
法國知名影星德帕迪約被判犯性侵罪
-
非法占地50多畝,汕頭違建豪宅“英之園”被責令拆除
-
美凱龍董事兼總經(jīng)理車建興,被留置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jīng)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