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興詩:抗戰(zhàn)勝利那天,想起逃難路上爬著喊媽媽的小女孩
最后更新: 2021-08-16 08:38:16人頭,到處都是人頭。
這好像是一片人的海洋。大家擠來擠去,就像是搖來擺去的洶涌波浪。多虧爸爸緊緊拽住我,才沒有被擠得倒下去或者失散。
這時候有一股股探照燈似的巨大雪亮光束,在人的海洋上掃來掃去。有人說,這是“中電”在拍記錄電影。
在亮光中,我忽然看見了一面太極八卦的韓國國旗。韓國流亡政府就在附近,我經常往大梁子(當時的一條街名)經過的時候,在今天的鄒容路右邊的一個小巷口,瞧見過這個旗子。
雪亮的光束掃來掃去,我還看見幾個飛虎隊員被人群抬起來,又拋上天……
這一夜,我們在這里停留了很久。人實在太多了,想退出來也不可能。就這么直到下半夜,幾乎完全撐不住的時候,爸爸才把我硬拖出來,找到汽車回了家。
勝利了!八年苦戰(zhàn)終于勝利了!
甭管是不是慘勝,我們終于勝利了!
我們怎么不雀躍歡呼?怎么不高聲呼喊?
這一天,永世難忘!?。?
扳著手指算,我跟隨家里在南京陷落前,隨著難民潮逃亡出來,也有許多年了。一路上,喪失人性的敵機,對著我們手無寸鐵的難民船追趕,機槍子彈打得甲板當當響。
不分日夜、無休無止,慘無人道的大轟炸。一顆顆炸彈在頭頂爆炸的時候,臨時挖掘的防空洞里,沙石顆粒不住往下撒落。轟炸過后,出了防空洞,一片廢墟是火光。那個仇恨,說也說不完。
欺負我們的空軍打光了。敵機那么猖狂。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的路上,經過磁器口的山坡上。親眼看見一隊敵機,大搖大擺排成縱隊,一架跟著一架低飛俯沖下來瞄準投彈轟炸。飛得那么低,機翼上的紅膏藥標記那么可憎。連鬼子飛行員頭上,不知是白色裹頭布,還是白色飛行帽都看得清清楚楚。我氣得扔掉書包,撿一塊石頭就打。盡管打不著,也出了一口惡氣。
我寫了一本《抗戰(zhàn)難童流浪記》,從南京大屠殺,一直寫到抗戰(zhàn)勝利這一天,完全是真實的材料。因為我自己和七高八矮,站起來高矮不齊的同學們,就是從四面八方逃亡的真正“抗戰(zhàn)難童”。
為什么高矮不齊?我們不是留級的差生。而是許多孩子一路逃亡,敵人在屁股后面緊緊追趕,沒有地方可以讀書呀!
唉,拜托大家看一下這本書,就知道當時的許多真實情況了。
抗日時期逃亡的難民(資料圖)
有一個同學吳昌寧,南京城破的時候只有4歲,跟著媽媽逃出來。汽車打壞了,只有走路。沿途全是難民,敵機呼嘯著一群群追趕掃射,多虧我們一支小部隊在后面死死頂住,才沒有追殺過來。不知道這個部隊的番號,也是好樣的。
他告訴我,一路上都是死傷的難民和拋棄的孩子。不僅在狹窄的路上,兩邊的水田和山坡,漫山遍野都是難民。
南京大屠殺絕對不止30萬。喪失人性的敵人過了鎮(zhèn)江就開始一路殺過去了。南京陷落后,還在一路追殺,怎么才只有30萬?我們就是真實的證人。
他親眼看見一個小妹妹,滿臉是泥土和淚水,好像一只流浪貓一樣在地上爬。邊爬邊哭喊媽媽。媽媽就在前面,想回轉身子去抱這個孩子,被兩邊的人死死拉住,對她說:“這個孩子不能要了。你還有幾個孩子,多一個包袱,大家都得死?!?
這個小妹妹估計剛剛會走路,就這么沒有了。如果還健在話,今天也是80多歲的老奶奶,兒孫滿堂,有幸福的晚年。
唉,這個可憐的小妹妹,就這樣沒有了。
吳昌寧嚇壞了,緊緊拉住媽媽,懇求說:“我能走路,不要扔掉我?!本瓦@么咬著牙,一直走到安徽蕪湖才搭上一只船。
是呀,那時候能夠走路就是活路,否則只有死路一條。對那么小的孩子,多么殘酷!
這張照片就是通常被稱為“中國娃娃”(Chinese Baby)的照片。拍攝于1937年8月28日被日軍狂轟濫炸摧毀的上海南站
想一想,吳昌寧當時4歲,不過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叫今天同齡的孩子試一試,在那么恐怖的情況下,能夠這樣走這么遠嗎?
今天的孩子們太幸福了,應該珍惜這樣的幸福,好好學習,報效自己的祖國,長大成為建設者。這也是當時我們那一代,最大的愿望就是長大了當兵上戰(zhàn)場。小學五年級,我拉著三個同學結拜兄弟,誓詞是“以身報國,永不后悔!”
新中國建立后,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大學生,我堅決選擇最危險、最艱苦的地質專業(yè)的原因。我們是衣衫襤褸的“爬山匠”,我們是光榮的地質隊員。我們從不羨慕榮華富貴,不是紈绔子弟,我們只有自己的理想。就像那支歌一樣,“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報國豈止在沙場,是不是?
還有一個同學,從南京經過長沙、桂林,步行逃難,八千里路云和月呀!湘桂大撤退的時候,跟著媽媽一路逃跑到大后方。一雙腳走得腫起來,好像是透亮的皮球。不能穿鞋了,媽媽把鞋幫剪掉,只留下鞋底,用一根草繩子綁起來。碎石路上走一步,扎心疼。就這么一步步走到重慶。請問,我們一個班可能一樣的年紀嗎?
抗戰(zhàn)勝利后,吳昌寧回到南京。后來分別74年,最后在波士頓做教授。好不容易才托人輾轉找到我,他已經癌癥晚期。原本相約今年暑假在波士頓見最后一面。想不到雙方一切準備好了,突然接到他的女兒電話,已經一下子去世了。我聽見消息,一下子怔得發(fā)呆了。
天呀!天呀!怎么這樣殘酷無情。讓我在他的病榻前,最后一次握手的機會也不給。
吳昌寧親口告訴我,寫有他逃難故事的《抗戰(zhàn)難童流浪記》,他一心一意想看一下,只能焚化在他的墓前,永遠不能閱讀了。
這就是我們一代抗戰(zhàn)難童的遭遇。
我們的前一代,真正戰(zhàn)斗的一代已經不存在了。如果我們這一代再不說出來,那一段歷史就會完全消失。
這句句都是真實的,面對血染的民族歷史,不敢有半句戲說,好像今天的抗日神劇。
否則,怎么對得住犧牲的先民?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河南發(fā)現(xiàn)世界最古老造幣廠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黨史百問匯總
2021-07-06 10:25 建黨百年 -
李光耀觀中國:“中國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沒有列寧主義,五四運動的歸宿就是街頭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朝鮮發(fā)掘9座高句麗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強國”
2021-06-30 10:17 朝鮮現(xiàn)狀 -
我在獄中讀毛選 ————曼德拉與中國革命的不解之緣
2021-06-15 09:54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機密文件首次證實: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骨灰被美軍揚進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為發(fā)現(xiàn)215具原住民兒童遺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彈幕這句話,讓我流淚了
2021-05-13 00:25 建黨百年 -
“一個共產黨員與廣大群眾取得密切聯(lián)系時就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河南鞏義宋陵上種田,河南考古院: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經歷過哪些“至暗時刻”?
2021-05-04 08:17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累計接待國內外參觀者逾億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繕開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親自指示邀請美國乒乓隊訪華
2021-04-24 15:22 中美關系 -
“中國抗戰(zhàn)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他是國家占人口80%的農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將是我度過余生的地方”——“紙老虎女士”的六次訪華
2021-04-15 10:19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打仗總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遺憾:沒能看到臺灣解放,祖國統(tǒng)一
2021-04-04 08:38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這件國寶級器物,證明三星堆人是“龍的傳人”!
2021-03-24 08:49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
特朗普喊話鮑威爾:像歐洲、中國那樣降息
-
被戳痛點,印方火速打臉特朗普
-
普京:烏克蘭像抓狗一樣在街頭抓人
-
印巴相互驅逐一名外交官
-
百萬粉絲網(wǎng)紅對5歲女孩開黃腔,已被封禁
-
法國知名影星德帕迪約被判犯性侵罪
-
非法占地50多畝,汕頭違建豪宅“英之園”被責令拆除
-
美凱龍董事兼總經理車建興,被留置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